2008年7月30日 星期三

西夏文字



迄今为止,我国境内发现的最古老而又是比较成熟的文字便是3000多年前殷商时代的代表文字——甲骨文。
甲骨文中有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关于民族(或氏族、部落)称号的文字,即“羌”,是中国人类族号最早的记载。
《说文·羊部》:“羌,西戎牧羊人也,从人从羊,羊亦声。”羌,属他称,即当时中原部落对西部(陕西、甘肃、宁夏、新疆、青海、西藏、四川)游牧民族的泛称。所以可以肯定地说,氐羌族群绝不是一个单一的民族,他们有不同的语言、服饰、习俗等,唯一的共同点可能就只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方式。  
史书记载古羌人是三苗之后,《诗地理考》曰:“羌本姜姓,三苗之后,居三危,今叠、宕、松诸州皆羌地。”《史记·五帝本纪》云:“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后汉书·西羌传》说:“西羌之本出自三苗,羌姓之别也。其国近南岳。及舜流四凶,徙之三危,河关之西羌地是也。

”仰韶文化末期(约公元前3000年左右),黄河中游出现了炎、黄两大部落。炎帝姜姓,姜、羌本一字之分化,是母系社会与父系社会的不同表达,
甲骨文中亦常互用。姜、羌均像头戴羊角头饰之人,代表以羊为图腾的起源于我国西北的原始游牧部落。《晋语·国语》:“昔少典娶有虫乔 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
”炎帝属古羌族部落,部落众多。在后来的战争中,炎帝部落大部分与黄帝部落互相融合,成为华夏族(今汉族的先民)。
另一部分则西行或南下,与当地土著居民融合,成为汉藏语系汉族、羌族以外的其他民族的先民,如藏族、彝族、纳西族等等。
约公元前2100年,善于治水的古羌后裔,华夏族人大禹继任部落联盟总首领。史记记载: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禹为了天下子民的安生,告别家乡的大山,开始了漫漫治水之路。他专心治理水患,疏通了九河,战绩显赫,民间还有大禹王“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美传呢!大禹王后来破除了“禅让制”,传位于其子启,史称“夏启”。启即位后联合诸部落在阳城(今河南登封县治城镇)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正式的国家,历传500多年。

公元881年(唐代末期),党项羌人拓拔思恭在夏州(今内蒙与陕西交界处的白城子)建立夏州政权,辖夏、绥、银、宥四州。夏国是以陕、甘、宁、青一带的党项羌族为主体,包括西北其他民族在内组建的国家。党项羌有细封氏、费听氏、往利氏、颇超氏、野利氏、米擒氏、拓拔氏八族,以拓拔氏最强,起群首领导作用。后因受吐蕃不断的侵犯和骚扰,向唐朝政府申请内迁于陕西、宁夏一带。  

公元1031年,第十一世太祖李得明逝世,其子李元昊继位,号夏景宗。公元1032年,元昊改姓嵬名氏,自称“兀卒”(青天子),立国号为“大夏”(因在宋之西,宋称“西夏”),纪年为夏景宗显道元年。西夏疆域包括今甘肃大部、宁夏全部、陕西北部和青海、内蒙的部分地区,总共统辖32州,国都在兴庆府(今银川市)。公元1226年,蒙古人铁木真率兵伐夏。次年,蒙古军尽破大夏国城邑,人民伤亡惨重。为避免人民更大的伤亡和损失,第二十一世末帝夏见屈降。蒙古诸将尊铁木真遗命,将夏见杀之,并毁大夏王陵。至此,大夏国立国346年,于公元1227年灭亡,其后裔在今阿坝州理县桃坪乡、甘孜州丹巴等地仍有分布。

1、西夏文字的起源

党项在内徙以前仍处在原始游牧部落时期,过着“不知稼穑,土无五谷”、“畜嫠牛、马、驴、羊以食”的游牧生活,他们“逐水草而居,但候草木以计时岁”。社会形态尚处于原始社会父系氏族公社末期,生产力水平低下,无法令赋税,也没有文字。内徙后,由于长期受到各民族特别是汉族文明的影响,社会经济与文化都有了长足的发展。西夏社会形态的变更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文化发展的先驱。党项族历经数百年的辗转迁徙,不断吸取融入了其他民族的生产力技术与先进文化,从而加速本民族的封建化进程。特别是西夏建国前夕,由于政治与经济上需要有一个独立的局面,文化也相应地需要从汉族文明的母体脱离出来。在生产发展以及与其他民族文化的撞击中党项文化有了新的质变,而文字的创制则是这种质变的显著表现。在西夏建国前夕,元昊为了进一步突出民族文化的秀才特质,于是创制了记录党项语言的文字——西夏文。

2、西夏文字的创造

西夏文字创制于元昊建国前的公元1036年左右,由大臣野利仁荣演绎而成。文字的创制是民族文化发展到成熟阶段的重要标志,它给本民族的人民在思想交流和文化传承上带来莫大的便利,也使后人研究这种文化与党项民族语言成为可能。西夏文的创制参照了汉字创制的"六书"理论,采用合成法进行造字,即先创造了一些文字元素,即我们常说的字根或母字,然后再用合成法繁衍出更多的西夏字。

在西夏文中,除有很少的一部分是直接采用文字元素创字外,绝大部分是合成造字。包括会意、音意、对称、互换、反切、长音等六种合成法。如:

会意合成法:西夏文“水”字中的一部分+“土”字合成(泥)

音意合成法:读音为“令”的西夏文的一部分+西夏文“绢”字的一部分,合成西夏文“ ”

互换合成法:(指)——(趾)(逃)——(服)

对称合成法:(双)(唇)(中)(分)

反切合成法:读音为“妻”的西夏字的一部分+读音为“因”的西夏字的一部分,合成汉族“秦”姓的西夏字。

长音合成法:读音为“阿”的西夏字的一部分+含意为“长”的西夏字的一部分,合成阿长音。

西夏文字创制后,元昊即下令推行国中,诏令国民悉用蕃书。以法令的形式确立了西夏文的地位,并于建国初期设立"蕃字院",选拔西夏贵族子弟加以教之,以期传播。因此西夏文字很快就在西夏国中通行。西夏灭亡后,西夏文字一直到明代中期尚有少数党项后裔还在使用。此后便被历史所淹没,变成了一种死亡的文字。清嘉庆九年(1804年),《重修凉州护国寺感通塔碑》被发现后,学者根据该碑上的汉字与西夏文对照及记年,才重新确认了这种文字即是衰亡已久的西夏文。

3、《文海》、《音同》与《蕃汉合时掌中珠》

西夏文字就目前发现的文献资料证实,大约有5900多个。内蒙古额济纳旗黑水城出土的西夏辞书《文海》与《音同》收字最全。这两部辞书是由西夏时期的党项族人编著的,为进一步研究西夏语言、文字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同时出土的还有一部由党项族人骨勒茂才编著的辞书《蕃汉合时掌中珠》,它是用汉文与西夏文对音、对意的方式编成的,并收录了许多党项语词汇,因而成为后人解开西夏语言、文字的钥匙。近百年来,中外专家学者经过艰苦不懈的努力钻研,结合这些珍贵的文献资料,已基本掌握了西夏文字的结构与部分语音,使西夏学的研究有了明显的突破。

种族灭绝后的彻底消亡在中原地区周边的国家中,西夏无疑是最为惨烈的一个,“成吉思汗在进攻西夏时,遭到了空前的抵抗,最终连成吉思汗本人也死在了西夏,这让成吉思汗的军队非常恼火。”谢小东说,在这样的前提下,蒙古军队对西夏进行了种族灭绝政策。

“西夏人基本上被消灭光了,他们的文化、历史也全部损失殆尽。”这种损失彻底到,即使现代的人种学家刻意去寻找西夏人的基因,也完全找不到范本。

当然,一小部分西夏人也融入了中原,但这些有代表性的基因已无法找到了。

2008年7月28日 星期一

青川(成都北上400km)



在短短5天的志愿者生涯中,亲身经历了有生以来最震撼的大悲、大爱。
四川地震: 绵阳 德阳; 北川 汶川 清川

青川
廣元下面的清川縣已經有一千多人死亡
青川地處摩天嶺與龍門山交接的若幹個地質斷裂帶上,三大主斷裂帶全部經過青川
映秀主斷裂帶經過青川馬公至沙州一綫等20個鄉鎮,歷來屬地震頻發區。
汶川地震後,青川餘震不斷,最大的6.4級餘震也發生在該縣境內。

目前,青川次生災害嚴重,一些鄉鎮已經喪失了重建的條件或面臨重建成本過高的情況。
目前,省政協專家組和四川大學專家組已開始對青川進行規劃,
目前已對行政區劃調整、産業恢複、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進行初步規劃;
已經啓動災後重建總體規劃和行政區劃調整、産業恢復、基礎設施建設和
城鄉體系建設等九個子規劃。青川重建規劃,將從低地質災害評估、
生態環保方面綜合考慮。根據初步規劃,行政區劃調整主要涉及的是部分受災
嚴重的鄉鎮,如馬公、石壩等鄉鎮就必須撤離原址。

北川
是中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
在“5.12”特大地震中,北川有15,000余人遇难,
数千人失踪,整个县城变成一片废墟。


四川仍然需要大量的资金与帮助。
四川的重建计划包括了四百五十万个城市与农村的房屋重建、
51000公里的公路重建、5500公里的铁路重建、
11700所的学校重建、
和9700所的医院重建。
除此之外,还有2000个水库、810个发电厂、
和超过100000公顷的农地需要重整。

2008年7月24日 星期四

China tour



武當山二日遊
武当山风景区位于湖北省西北部, 在丹江口市境内, 属大巴山东段。
高峰林立,主峰天柱峰海拔1612米,方圆400公里。是道教名山,
又是武当派拳术发源地。是中国国家级风景名胜之一,
方圆30多平方公里之内有72峰, 峰奇谷险, 风景秀丽。
主峰天柱峰, 海拔1612米, 全山游程约60公里。

四川 512 地震







四川地震

夏雷在青川(7/07 to 7/11)

就像是回到了使徒行傳時期
聖靈自由的運行在其中
我們所能做的就是交託給神
就能看到神蹟奇事
並且眾人同心合意興旺福音
我也第一次作成醫病趕鬼
眾人都歸榮耀給神

我也蒙受神的保守
重要文件失而復得
謝謝王聖悅老師

也到了都江堰一游

也到十堰去探親一週

滿有恩典
感謝讚美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