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24日 星期一

阿桑奇

2006年,美國 CounterPunch 雜誌稱他是「澳洲最聲名狼藉的前電腦駭客」。 澳洲《世紀報》稱他是「世界上最迷人的人物之一」和「網際網路的自由鬥士」。 「個人民主論壇」稱青年時代的阿桑奇是「澳洲最有名的守德電腦駭客」。 阿桑奇則稱自己「極其地憤世嫉俗」。 ---------------- 2010年11月18日,國際刑警組織成員國瑞典警方對阿桑奇發出紅色通報級別的通緝令,阿桑奇被控性行為不檢。 在瑞典檢察官瑪麗安·女(Marianne Ny)的要求下,法庭發出了逮捕令。 ---------------- 2013年3月13日,阿桑奇在厄瓜多駐倫敦大使館(位於倫敦騎士橋)接受政治庇護已長達9個月, 庇護期間阿桑奇居住在大使館地下室的房間,探訪者指出阿桑奇的健康及精神狀況良好,並始終保持樂觀。 厄瓜多駐倫敦大使館曾多次建請瑞典負責本案的檢察官前來大使館內訊問阿桑奇,但屢遭回絕。 由於英國警方依規定須引渡阿桑奇至瑞典,大使館表示近期內將與英國政府接洽, 希望於2013年底前尋求外交途徑解決阿桑奇當前的處境, 確保英國引渡阿桑奇至瑞典後,不會再被引渡至美國受審。 ----------------- 斯诺登是被当做礼物送给了俄国人,中国不愧是礼仪之邦,讲究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这不昨天签大单,今天就送人,还是坐俄国人的班机。 战略配合之默契,时机拿捏之恰到好处,不愧是大国处事,风范尽显。估计有人脸要气绿了。 美国也真够有点窝心,习奥会上倒想在网络安全事上,和中国盘盘道,就一个提问的机会,倒是提出来了, 谁知习总不见动作,就一个“中国也是网络安全的受害者”就化之于无形。 结果美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不到一天就被斯诺登扇了一个大大的耳光, 想和香港论论法,又被香港用小手抓个一脸血痕。哇呀呀,苦啊。遥远处好像听到这一声吆喝。 ---------------- 2007年小布什时期,美国国家安全局和联邦调查局启动一个代号为“棱镜”(PRISM)的程序。通过此程序, 情报机构能够直接进入众多知名科技公司的服务器系统。的秘密项目 。 自2001年“9·11”事件发生之后,美国情报机构加大了监视范围,旨在避免恐怖袭击事件的再次出现。布什政府开始了所谓的恐怖分子监视计划(Terrorist Surveillance Program),参与行动的政府部门可以在无法院批准的情况下秘密监控美国境内的电话和电子邮件。 2008年,美国国会通过一项法案,将该计划的部分编入法典,同时赋权美国情报部门可以从外国情报监视法庭 (Foeign Intelligence Surveillance Court)获得批条,更大范围得进行电子监控。 该法案更新了30年前的《外国情报监听法案》,允许情报部门监控那些怀疑有参与恐怖活动或其他犯罪的 境外非美国公民的电子邮件、互联网活动、以及电话。美国国会在去年通过投票表决将该法案延长至2017年年底。 项目年度成本2000万美元,自奥巴马上任后日益受重视。 2012年,作为总统每日简报的一部分,项目数据被引用1477次,国安局至少有1/7的报告使用项目数据。 “凌镜”能够对搜索对象展开全方位、多角度的情报跟踪。当局通过接入微软、雅虎、谷歌、苹果等美国互联网公司中心服务器, 对视频、图片、邮件等数据进行监控,以搜集情报,监视民众的网络活动。当局还监视、监听民众电话的通话记录。 1、主要攻击网络中枢,像大型互联网路由器,这样可以接触数以十万计电脑的通信数据,而不用入侵每一台电脑。 2、受到美国国安局信息监视项目-"棱镜"监控的主要有10类信息 : 电邮、即时消息、视频、照片、存储数据、语音聊天、文件传输、视频会议、登录时间和社交网络资料的细节都被政府监控。 通过棱镜项目,国安局甚至可以实时监控一个人正在进行的网络搜索内容。 3、"棱镜"项目监视范围很广,包括美国人每天都在使用的网络服务。 FBI和NSA正在挖掘各大技术公司的数据。微软、雅虎、谷歌、Facebook、PalTalk、YouTube、Skype、AOL、苹果都在其中。 ---------------------------- 為何說可將911與史諾登連成一線? 2001年的911事件,是史上最驚悚的恐怖活動,也是史上最駭異的反美事件; 現在正進行中的史諾登事件,則是網路時代最駭人聽聞的政府侵害人權事件,美國政府解釋監偵網路的理由是反恐,把根源推到九一一。 911事件源自阿拉伯伊斯蘭世界對「美國文明」的敵意,而史諾登事件則暴露了美國憲政法治燭台下的黑暗角落。 911事件固然是杭廷頓所指的跨國界的「文明衝突」,而史諾登事件則是國家與網路世界的「文明衝突」; 二者在內容及外觀上迥然而異,卻皆可視為具有「文明衝突」指標意義的大事件。 其實,從911到史諾登,其間尚有2003年的美國侵略伊拉克,與2007年揭幕的華爾街金融海嘯。 四者連成一線,皆是對美國標榜的民主體制與資本主義自由經濟的嚴酷檢驗。 911的恐怖攻擊受到全球嚴厲譴責,但美國亦應省思為何凶手對美國仇恨至此。 長期以來,在美國那種藉著武力支撐的強勢文明,和其實主要是軍力不如美國的弱勢文明之間,一直存在著力量不對稱的衝突。 沒有一個阿拉伯伊斯蘭國家能夠以政府之力抵抗美國,但當恐怖分子跳脫了國家與軍隊的框架, 那就不是國與國的衝突,而是人與人的衝突,也是弱者與強者的不對稱鬥爭。 小布希侵略伊拉克,將人與人的衝突又拉回到國與國的衝突;這是美國的強項,卻引發了強烈的文明爭議。 事後證明,美國揮軍伊拉克,是裹著「查有大規模毀滅性武器」謊言的侵略行為。 七年後,美軍從伊拉克抽腿時,留下了一個在精神及實體上皆幾近廢墟的伊拉克,及成千上萬的孤兒寡婦。 美國出兵時也許不會想到,它對伊拉克造成的實質損傷恐猶逾於海珊政權。這裡又留下了一個「文明」的問號: 一、為何在美國崇高的道德論述下,卻仍會出現這種損人不利己的侵略戰? 二、為何美國這種自稱先進的民主,也會被小布希及其身邊的野心家所利用? 三、這難道只是一場「文明」的誤會? 接下來又一場文明的誤會,是2007年自華爾街爆發的金融海嘯。金融市場的自由與寬縱,給了金融兀鷹肆無忌憚的空間; 兀鷹們買空賣空,卻造成了全球多少人血本無歸、家破人亡,甚至國本為之動搖。 在此,資本主義的「文明」極致,儼然只是刀俎魚肉;政府的法制防範不了這種慘禍,美國的「文明」更無能阻擋金融兀鷹的「野蠻」。 這場金融海嘯,使人們對資本主義的信仰動搖,更使市場上人與人的信任關係受到重創。 如今,海嘯仍餘波盪漾,人們心中的疑問是:難道這就是「文明」? 史諾登所舉發的「稜鏡計畫」,則是政府肆無忌憚的罪行。諷刺的是,如今有人將史諾登與陳光誠作比較。 北京為了制伏陳光誠,幾乎封了東師古村,引來內外民主人士交相責罵,最後無計可施地把陳光誠交給美國,北京政權面子裡子皆失。 然而,像「稜鏡計畫」這樣的政府行動,只要向大科技公司下達命令,即可進行政治成本及金錢成本皆低的「維穩」方案,政府作盡髒事,卻不留汙名。 如今,收容了陳光誠的美國政府,卻千方百計要引渡史諾登。這裡又觸發了幾個有關「文明」的疑問: 一、美國的核心價值究竟是「統治權力」,抑或是「人權」(包括自由、民主等一長串概念)? 二、政府可以違反憲法精神指使公務員(包括外包人員)侵犯人權,但受指使者卻不能有不服從或舉發的權利? 三、當「政府權力」與「人權」發生「文明衝突」時,像美國這樣的文明國家,會不會使史諾登受到比陳光誠還不如的處遇? 近年美國國力滑坡,一方面固然是因軍事力量愈來愈不足憑恃(如出兵伊拉克事件),更重要的則是因其倫理道德受到質疑(金融海嘯); 因而,遂有稜鏡計畫以防範「911」的再發生,但這卻使得美國的文明典範地位更受重創。這已不是「國力」的問題,而是「國魂」的問題。 相對而言,美國依然是一個在自由民主的尺標上值得尊敬與效法的國家; 但是從911到史諾登這些年來的轉折卻顯示,美國文明確亦面臨了如何自我改善及自圓其說的問題。這當然是一個「文明」層次的問題。 四星連線:從911到史諾登 ----------------------- 斯诺登的命运到最后能否有happy ending,现在覑实难说,但俄国总统普京对事件的盘算和处理手腕,却实在高明得很,比一味只以依法办事作为挡箭牌的特区政府,岂止高出一筹!   普京一方面明言,「俄罗斯从来不会也不计划向任何国家交出任何人」,向国民和世人表明俄国是泱泱大国而非可欺小国,绝不会向美国压力低头;但在另一边厢,他又向美国展示友善姿态(至少是口头上),向斯诺登开出「不再爆料伤害我们的美国伙伴」作为换取庇护条件。   普京这一覑厉害之处,在于他既满足了国内舆论普遍同情斯诺登,认为理当强硬向美国说不的民情,但同时又向华府表明「我愿意协助你要他收声」,万一斯诺登真的答应了,也总算能对美国有所交代。   顺民意之余向华府示好   当然,华府肯接受「收口换庇护」而不再追究的机会甚微,但这正正就是普京高明之处。他显然相信,以「揭露监控真相申张正义」为己任的斯诺登,不会接受这一庇护条件,这亦是他周一为何同时明言,「由于他(斯诺登)自视为人权自由斗士,似乎他不准备停止其使命,那么他就要选择另一个国家作为下一站」。简单而言,普京就是叫斯诺登「快走吧」。   然而普京的盘算并未止于此。有评论或许认为,普京逼走欺诺登,终归是因为怕了美国,希望换取美国在其他方面合作。然而普京跟美国交手这么多年,岂不知道华府是最经常出尔反尔的对手,跟美国合作实是与虎谋皮?白宫眼中只有美国国家利益,以为华府会在叙利亚等问题上向俄让步?难矣。普京「快走吧」这句潜台词,其实后面可能还有下一句:这儿不方便你爆料,请你到下个国家去继续揭露美国丑恶虚伪的一面吧!   潜台词:到别国继续爆   俄国向被西方唱衰抨击,现在斯诺登掌握美国罪证,俄国上下当然也乐见华府遭国际社会口诛笔伐,一吐在国际文宣对抗中长期处于下风的闷气。然而正如一些人权组织指出,俄国情报部门对国民通讯的监控截听,与美国相比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对普京而言,今次容你斯诺登留下大揭美国丑行,难保他朝你会掉转枪头,与俄国反对派联手抨击克宫。送走这个「潜在麻烦制造者」,让他在其他国家继续唱衰美国,岂非更好? --------------------- 斯诺登的父亲罗尼‧斯诺登,昨天发表给儿子的公开信指出,斯诺登追随高贵传统,拒绝向政府恶行低头,是当代号召抗暴的英雄。   律师费恩(Bruce Fein)和罗尼‧斯诺登(LonnieSnowden)连名向美国媒体发出信件表示,斯诺登相信国家的最终方向是造就人民各展所能,而非透过军事、暴力和间谍行动进行全面性控制,所有美国人都该有机会追寻抱负。   公开信写到,政治不该像美式足球赛那般有输有赢、那般幼稚地奚落对手的失误;政治更无关于世事变化,除非美国人民放弃自满与冷漠,否则大家应该不屈不挠地全力教育美国人民,宪法与法治正面临崩坏。   公开信指出,斯诺登追随勇敢群众的高贵传统,拒绝向政府恶行或非正义低头。公开信并以美国独立革命时期,唤起民众对抗英国殖民政府的爱国者芮维尔(Paul Revere)来形容斯诺登,认为他是当代的芮维尔。   至于斯诺登和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克莱佩(James Clapper)谁才是高贵的爱国者,公开信表示,这将由美国人民决定。 美國龐大的16個情報機構,每年數百億美元預算,加上軍事預算和實力首屈一指,凌駕排名第2至第11名國家加起來的總和,這是「硬實力」; 龐大的市場消費能力、流行文化和創新作為等,都是「軟實力」。 軟硬實力相加就成強權,用在正道,就是主持正義的「世界警察」;如用偏了或使壞,就是「帝國霸權」。 美國優勢還會持續數十年,但優勢之外,國務院竟須僱人在其臉書上按「讚」,可見實力和形象,根本是兩回事。 全文網址: 史諾登案印證強權政治和國威 - ------------------------------- 愛德華·斯諾登,這位美國中央情報局(CIA)的前僱員,正在把美國政府搞得焦頭爛額。 在他一步步曝光“稜鏡”這一史上最大監聽計劃的同時,也將美國的情報系統推到了世人面前。 美國到底有多少情報部門?各部門有何種職能?又分別扮演怎樣的角色?   美國情報系統異常龐大   在秘密行動盛行的冷戰時期,美國情報系統共有九大成員,其中的中央情報局、國防情報局和國家安全局羽翼豐滿,能在國內外執行各類秘密行動,包括推翻外國政府,改變他國首腦選情,尤其能在美國國會不知曉的情況下策划行動,几乎是“將在外,總統令可以不受”。   目前,美國有一個名為國家安全委員會的政府部門,全面統管美國的情報搜集工作,該委員會的主席由總統擔任。 在它之下,擁有一個龐大的情報系統,包括16個情報機構。 國家情報總監辦公室是總協調機構,統領包括美國16中央情報局(CIA)在內的全美16個不同的情報機構。 除CIA屬於獨立情報機構外,美國其他15個情報機構均屬於不同政府部門的下屬機構。  國防部下屬的1空軍情報監視及偵察局、2軍事情報部隊、3國防情報局、4海軍陸戰隊情報處、5國家地理空間情報局、 6國家偵察局、7國家安全局、8海軍情報辦公室; 能源部下屬的9情報及反情報辦公室; 國土安全部下設的10情報及分析辦公室和海11岸警衛隊調查處; 司法部下設的12聯邦調查局和13美國緝毒局; 國務院下轄的14情報及研究局; 財政部下設的15恐怖主義及金融情報辦公室等。   16中情局(CIA)   冷戰時用於推翻外國政府   中情局(CIA)由時任美國總統杜魯門1947年簽署《國家安全法》,經美國國會通過成立。 它是美國最大的情報機構,也是美國情報體系中唯一一個獨立的情報部門。 其主要任務是:通過公開和秘密渠道收集、分析關於國外政府、公司和個人,以及政治、文化、科技等方面的情報; 協調其他美國國內情報機構的活動,並把這些情報匯總報告給美國政府各部門。   中情局也負責維護大量的軍事設備,這些設備在冷戰期間用於推翻外國政府,以及對美國利益構成威脅的反對者。 中情局沒有國內任務,也沒有逮捕權,只是美國從事情報分析、秘密情報搜集和隱蔽行動的重要政府機構。   7國安局(NSA)   美國情報部門的中樞   作為美國密級最高、經費開支最大、僱員總數最多的超級情報機構,美國國家安全局(NSA,簡稱國安局)擁有的密碼破譯人員、語言學者、電子技術人員多達6.8萬人,它名義上是國防部的下屬部門,但實際上卻直屬總統。現在,國安局是美國政府機構中最大的情報部門,是美國情報機構的中樞,專門負責收集和分析外國通訊資料。   它的情報工作在比中情局更為保密的狀態下進行,主要任務是:通過衛星和遍佈全球的監聽站,截獲他國的無線通訊信號,偵察他國的軍事動向,破譯他國的密碼,搜集他國的信息資料,為美國政府提供各種經過加工整理的情報資料。它也負責研製密碼、新式通訊設備和通信安全設備。該局耗資20億美元建造的數據中心計劃2013年竣工,建成后可從各國衛星和通信電纜中截獲大量數據,然后進行存儲、分析和破譯。   12聯邦調查局(FBI)   最大的反間諜機構   聯邦調查局(FBI)是美國司法部下屬的主要特工調查部門,是美國最大的反間諜機構和最重要的執法部門,也是最大的調查與聯絡網絡中樞。它與中情局並駕齊驅,成為美國諜報界的象徵,在美國當代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FBI的任務是:調查違反美國聯邦法律的內部犯罪行為,以及調查來自外國的情報和恐怖活動等。其中,在反外國間諜活動、暴力犯罪和白領階層犯罪等方面,FBI享有最高優先權。   “9·11”后情報系統快速膨脹   2001年“9·11”恐怖襲擊發生后,美國新成立或重組至少263個情報組織。1271家政府機構和1931家私營企業在美國大約1萬處地點從事與情報、反恐和國土安全相關活動;大約85.4萬人擁有絶密級別授權;國防情報局僱員從7500人擴充至16500人;聯邦調查局打擊恐怖活動聯合工作組的數量從35個增加至106個。   2004年12月,繼美國國會衆議院通過情報機構改革法案后,美國國會參議院又以89票對2票的表決結果通過了該法案,決定設立統管全國情報機構的國家情報局長職位和建立國家反恐情報中心。共和黨參議員、參議院政府事務委員會主席蘇珊·柯林斯說,美國情報系統是針對冷戰而建立的,如今形勢發生了變化,原有的情報系統在應對21世紀的威脅方面缺乏靈活性。柯林斯稱,1947年國會通過的《國家安全法》是為了防止珍珠港事件的再次發生,現在的情報機構改革法案則是為了防止“9·11”事件重演。   “9·11”事件后成立的國家反恐情報中心,已成為美國政府關於恐怖威脅的“情報總庫”,每天向總統提供關於恐怖威脅的簡報,協調和監督政府機構的反恐計劃和行動。奧巴馬政府賦予該中心瀏覽美國公民檔案的權利,還可通過多個渠道獲取包括政府檔案、衛星圖片、機密電報和電話錄音在內的大量情報。該中心可以保存任何公民五年內的數據信息,併進行分析,這種嚴重侵犯隱私的做法以前是被嚴格禁止的。   然而,《華盛頓郵報》調查發現,美國情報機構已變得“如此龐大、笨重、神秘”,以至於“沒有人清楚它花了多少錢,雇了多少人,制訂了多少計劃,究竟有多少機構在做同一件工作”。報導中說,美國情報網絡信息採集量迅猛增長,但存在有經驗人員缺乏、情報處理效率欠缺等問題。國家安全局每天攔截並存儲各類信息17億條,包括電子郵件、電話,然后選取一小部分,分發進70個不同的資料庫。電腦在情報人員篩選信息過程中發揮了極大作用,但信息內容最終要靠人工分析。   美國國家情報總監辦公室一名高級官員說,五成分析人員最近幾年才徵召進來,相對來說缺乏經驗。他們通常是剛畢業的大學生。這些分析人員對伊拉克、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這些重點情報收集對象知之甚少,也不熟悉這些國家的語言。不過,就這些關鍵國家的情報,他們編寫的報告數量驚人。   約120萬人有最高機密安全許可   以“9·11”事件為分水嶺,美國反恐情報系統經歷了之前“情報匱乏”到之后“信息泛濫”的轉折。   據透露,從2001年到2007年,美國相關機構掌握的信息多達40萬條;到2009年,相關恐怖嫌疑人的信息更是多達55萬條。要在如此海量的信息中進行分析、甄別、綜合,並據此迅速作出反應,要做到滴水不漏簡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另外,相關的情報部門也存在機構過剩和機構重疊的問題。“9·11”事件后,美國政府設立了國土安全部、國家情報總監和國家反恐情報中心,負責整合中情局等16個相互獨立的政府情報機構所搜集的反恐信息,這也是一個非常繁複的工作。   斯諾登泄密事件也同時揭示出“9·11”恐怖襲擊以來,美國情報領域針對全球個人情報搜集的激增,以及存儲、審查和管理這些情報的政府承包商的大量繁衍。私人承包的情報工作規模遠遠超過公衆意識,甚至想象的範圍。據國家安全局的數據顯示,目前有大約120萬美國人擁有參與最高機密的安全許可。其中,有38%的人都是和斯諾登一樣的承包商員工。如今,已經很難想到一件沒有承包商參與、由情報機構獨立完成的工作,從最普通的數據破壞到尖端的黑客行動。因此,有分析人士認為,斯諾登泄密事件有可能導致美國對國家安全局、中央情報局等情報機構安全措施的全面審查。(作者系國防大學教授)   延伸閲讀   將提高情報系統“門檻”   “稜鏡門”事件在美情報系統內部持續發酵。美國政府正展開的內部調查有別於美國司法部對斯諾登的刑事調查,預計將評估“稜鏡”曝光是否危及“綫人”或情報獲取渠道,可能會調查那些情報目標之間的交談內容,以查明泄密是否促使他們改變聯絡方式。這一調查主要在美國情報系統內部進行。   按照美國國家情報總監克拉珀的說法,泄密給美國情報搜集能力造成“巨大且嚴重損失”。據美國媒體披露的美國情報系統內部監察報告顯示,情報系統調查人員正在對2011年以來的內部人員涉嫌泄密的案例展開調查。報告顯示,該部門正對美國各大情報部門內部人員未經授權的披露行為展開調查,泄密行為最早可追溯至2011年11月,案例多達375例。這份報告並未指明調查人員正在調查哪些具體案例。不過,報告所涉及的調查工作是在“稜鏡”秘密監控項目遭到曝光之前。   目前,美國國安局(NSA)已加強對僱員監管,預防類似泄密事件重演。美國國安局局長基斯·亞歷山大稱,有必要修改操作模式,加強對類似斯諾登的僱員的監管。亞歷山大稱,正在採取行動使我們具有監控系統管理員的能力,包括他們在做什麼、獲得了什麼信息。據稱,國安局正在實施所謂“兩人規則”,但他沒有說明規則的具體內容,並透露已經更改了密碼。“但當前我們必須相信我們的人都會做正確的事。”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