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30日 星期二

東眼山

東眼山森林遊樂區以「東眼山」為名,可見這座山是園內代表性的山峰。 東眼山,海拔1212公尺,名列台灣小百岳。 根據園內的解說資料, 是因為從石門水庫阿姆坪遠眺,這座山的外形酷似一顆向東眺望的閃亮眼睛,故名為「東眼山」。 懷疑這種說法,因為這需要很大的想像力。東眼山,又別稱「Rgyax-Tongan」,是泰雅族語, 或許「東眼」之名是來自於泰雅族語的衍音。

数学老师给语文老师出的数字谜

谜面:0000 谜底:四大皆空 谜面:0+0=0 谜底:一无所获 谜面:0+0=1 谜底:无中生有 谜面:1×1=1 谜底:一成不变 谜面:1的n次方 谜底:始终如一 谜面:1:1 谜底:不相上下 谜面:1/2 谜底:一分为二 谜面:1+2+3 谜底:接二连三 谜面:3.4 谜底:不三不四 谜面:33.22 谜底:三三两两 谜面:2/2 谜底:合二为一 谜面:20÷3 谜底:陆续不断 谜面:1=365 谜底:度日如年 谜面:9寸加1寸 谜底:得寸进尺 谜面:1÷100 谜底:百里挑一 谜面:333,555 谜底:三五成群 谜面:5,10 谜底:一五一十 谜面:1,2,3,4,5 谜底:屈指可数 谜面:1,2,3,4,5,6,0,9 谜底:七零八落 谜面:1,2,4,6,7,8,9,10 谜底:隔三差五 谜面:2,3,4,5,6,7,8,9 谜底:缺衣少食 谜面:7/8 谜底:七上八下 谜面:2,4,6,8 谜底:无独有偶 谜面:4,3 谜底:颠三倒四 =========================

新疆108

Rock dishes

2015年6月28日 星期日

月球

為什麼美國一直不肯回去月球? Isaac Asimov很久以前推論月球不是自然的星體,許多研究都支持Asimov的理。 因為月亮的引力不尋常,月亮的引力剛剛好讓它無法逃離地球的引力,依照萬有引力定律它應該要被拉向太陽。 有些天文家根據美國太空總署在月亮上發現的不尋常現象,推斷月球其實是一艘太空船而不是星體。 1. 月球比地球老,地球46億年歷史,而月球有53億年。 2. 月球周圍的塵埃應該來自月球表面的碎石,但卻完全不符合月球表面石頭的化學構造,這些塵埃又比月球再老10億年。 月球本身沒有磁場,但它的石頭卻有磁性。 3. 有證據顯示月球上的坑洞是由內部產生,但月球上從來沒有熱過也並無火山。 4. 月球是空心的,它表面的金屬比它內部的金屬重(通常應該要是相反的)。它表面的金屬80% 是鈦。整個地球也沒這麼多的鈦。 以上的現象顯示月球不是自然的星體,而是故意被放在地球的軌道裡。也有人推論月球是被放在那裡用來防止地球被隕石撞擊。

2015年6月23日 星期二

清华学生怒批杨振宁:不忠不孝不仁不义

清华学生怒批杨振宁:不忠不孝不仁不义 杨振宁自己对自己的评价:很幸运地在每一个选择的关头作了对自己人生最有利的选择。 他这样一语蔽之,掩盖了其言下之意,没有像邓稼先、钱学森等人冒死回国,是自己的幸运, 因为这样才不会在国内艰苦的环境中早早过世,为祖国付出毕生精力而无法享受国家的富强所提供的优越条件和上帝最后的礼物。 关于杨振宁为什么不回国,杨先生的回答是:在我之前的中国人赴海外求学,都是学成即回国。 可是当我拿到博士学位之时,韩战爆发,美国不允许理工科博士回国,因此滞留在美国。 而为什么加入美国国籍?杨振宁的回答是因为他所持的中华民国护照在出国旅游签证时非常不方便,所以加入美国国籍。 (一)杨振宁谎话连篇 杨振宁说:“在我以前的一些中国留学生,绝大部分都回来了的,所以我到美国去的时候,当时就想是去那儿学成归国。 可是我在做博士后的时候,杜鲁门总统就下了一道命令,说是中国血统的人在美国得了理工的博士学位,不可以回中国。所以我留在美国了。” 也许此时,作为掌握世界先进物理科学技术的顶尖科学家,留在世界上最强的国家是一种“幸运”有一整套科研环境让其攀登世界科学高峰,也有优越的环境, 在杨振宁七八年后获得诺贝尔奖即可拿到普林斯顿50万美元的年薪,可是杨振宁有没有想到,为什么美国在六十年代给他媲美国际巨星的待遇? 为什么有同时赴美留学的钱学森与美国抗争一年零六个月,历经美国的软禁折磨直到周恩来用朝鲜战争的十名美国战俘把他换回国? 为什么同样博士学位的邓稼先不顾当时禁止理工科博士回国的禁令一定要回国为国家完成原子弹研究的事业? 没有这些掌握国际先进科研技术的学者回来为国家打下国防科技、核工业的基础,中国现在有杨振宁得以享受的环境吗? 杨振宁回避并忽略了之前同一批出国留学人员的贡献,大大炫耀吹嘘自己在美的成就,并鼓励下一代科研人员走这种“有利于自己人生的选择”。 对于祖国的认同因为国家的护照出国旅游不方便就抛弃了,他还有什么资格在这里宣扬自己的成就, 更细致入微的比较和自己合作过的科学家在自己的科研成果中的投入,影射李政道是那种作出30%的贡献,一定要说自己有70%功劳的那种人。 (二)杨振宁贪婪无耻。 80年代、90年代初,国内还很穷的时候,他不回国,21世纪中国大学都变富了,待遇提高了,他也老得不行了, 他才想起来自己很“爱国”,自己血液里“流的是中国人的血”,简直天大的笑话! 为了抬高自己规范场的地位,把和自己合作的米尔斯教授说成是所在的俄亥俄大学五十年来所有科学上的论文, 无论生物、数学、化学、还是其它物理学成就,都没有米尔斯教授和自己发表的这篇论文重要。 以此类推,从来没有培育过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清华大学,这一百多年来所有科研方面的成就,恐怕也没有杨振宁任何一篇小文章的贡献, 所以,他选择80几岁后回国养老,让科研落后的中国见识一下国际级大师,也就怪不得顶着国人这么大的质疑,迎娶一位离婚在职研究生, 因为以他所作出的贡献和人生抉择的成功判断,在任何时候都要作出有利于自己的选择, 老年回国养老的杨振宁,不选择年轻女人,还能作出什么体现其人生精明的判断和价值的呢? 杨振宁这种回避重点的说法,在主持人挖掘71年回国听到邓稼先说原子弹是完全靠中国人自己研究做出来的成果时, 杨振宁为什么落泪的原因,是否因为自己的祖国能作出这样自豪的成就,而作为搞这一行、没有为国家尽一份力的遗憾? 或是这项研究居然由自己的朋友、童年一起成长一起留学的邓稼先完成,而感到懊悔呢? 杨振宁的回答是很多种感情参杂在一起,不是仅仅因为一种原因才止不住落泪。 对于杨振宁这种和李政道争执了半个世纪的科学家,他怎么会不在意国家关键性的科研成就有没有自己的参与呢? 可是作为因为旅游签证不方便就把自己的国籍放弃的一位所谓,他来讲爱国,恐怕台独分子都要耻笑, 试问台湾两千四百万同胞有多少人美籍华人因为世界上只有二十个国家承诺中华民国,而与世界上很多国家出现签证麻烦而放弃自己的中华民国国籍? 杨振宁现在还用这个理由出来搪塞,是不是提醒国外留学人员,当你的中国护照不好用,赶快换一本美国的吧,管他爱国不爱国“有利于自己”才是优先考量。 可是在今天清华园的这次访问中,我觉得很多东西扭曲了。 通过暧昧与一脸微笑的王志,他所想讲又不敢直接讲的那些提问,通过杨振宁得意与自我炫耀的种种做法,通过一旁满足与欣喜地参与录影的翁帆, 我只能说,中国改革开放的社会观念冲击真的太大了,大到半个世纪前不顾一切回国奉献的老一辈科学家的牺牲都得重新定义与思考了。 也许通过这次的提问,杨振宁会回忆起当年他所做出的选择,当年听到老朋友原子弹是中国人自己研究出来的事实那种震撼。 可是今天他的选择、清华的选择、翁帆的选择、都不是那么一回事了。 更确切的定义是:这是一位80多岁还回国养老享受国家特殊照顾的伟大美籍华人,他身边是他晚年上帝所赐与的最后一个礼物,而这个礼物现在也属于美国。 他在中国住的是超过一千万人民币的别墅,每年还要消费中国纳税人的钱几百万。清华所做出的巨大投入是为这一对美籍华人在中国的价值宣扬作全面背书。 杨振宁对中国最大的价值体现是其一生在任何时候都做出对的选择——当然是对他自己。这个道理也同样适用于翁帆,28岁嫁给82岁美籍华人的年轻女子。 这恐怕是中国社会本年度最有社会价值判断的选择了。而今晚,杨振宁为这一价值认定,作最完美的解释。 (三)杨振宁的人格:厚颜无耻! 一个人要想在这样一个清浊混杂的社会里干干净净地走完自己的一生,很不容易,若还能奉献全身心于自己的事业,且能取得伟大的成果,则更难。 中国两弹元勋邓稼先就是干干净净地走完了自己一生的人,他因此受到人们的喜爱; 他又是一个将整个身心奉献于自己的事业的人,因此赢得人们的崇敬;他更是一个成就丰功伟绩的人,因此使人们由衷地钦佩和敬仰。 扬振宁和邓稼先是同乡,初中同学,西南联大同学,一起坐船去美国留学。后来两人有着完全不通的价值取向,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 扬振宁留在美国繁华世界,靠获得诺贝儿奖,出尽风头,晚年还不甘寂寞!邓稼先当年毅然回国,为中华民族的两弹一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可惜的是由于当年的科研试验条件有限,人身防护条件简陋,邓稼先由于核辐射过多,身患癌症,英年早逝,实为国家民族之大殇! 但历史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从历史和国家角度来说,邓稼先必将千古流芳,永垂不朽!是他,永远的奠定了整个中华民族的战略安全和民族地位! 不管过多少年,所有炎黄子孙都将崇敬他! (四)杨振宁为中国作了什么“贡献”? 杨振宁自己也总结说,想来想去,自己对于中国的贡献,顶多也就是自己和李政道是华人第一次得诺贝尔奖,从而改变了中国人认为自己不如人的心理。 大家看看,这就是杨振宁对他很“爱”的祖国的最大贡献! 在一次爆炸失败后,几个单位在推卸责任。为了找到真正的原因,必须有人到那颗原子弹被摔碎的地方去,找回一些重要的部件。 邓稼先说:“谁也别去,我进去吧。你们去了也找不到,白受污染。我做的,我知道。”他一个人走进了那片地区,那片意味着死亡之地。 他很快找到了核弹头,用手捧着,走了出来。最后证明是降落伞的问题。就是这一次,伏下了他死于射线之下的死因。 邓稼先有一次开会在西湖,他拉着同仁在“精忠报国”那四个古意盎然的字前照了一张相片。许鹿希说,邓不爱照相,但这张照片是他自己要照的。 当初随邓稼先一起搞原子弹的科学家,有些中途而退了。因为“没有科研成果,不能家庭团聚,不许亲友通信。 作为知识分子和普通人的生活、乐趣、权益,是必须牺牲掉的了。 (五)杨振宁的不忠不孝不仁不义! 不忠:杨振宁在祖国最困难的时候毅然加入美国籍,父亲劝说也无效,不肯归国效力。 拿到诺奖的志得意满的杨因为买不到长岛的房子耿耿于怀(最后还是屈居在教授区买了房子) 不孝:加入美国籍,为此事杨的父亲到死也没有原谅他,是为不孝。 不仁:在祖国富强时,又在与某名牌大学的互相吹捧炒作中,回国颐养天年, 自从回国以来,东走走、西逛逛,忙着走穴炒作,不愿踏踏实实做工作。 不义:窃李政道的研究成果,得诺贝尔奖,还倚老卖老在李政道之前去领奖,并出书丑化李政道; 杜夫人刚刚过世,大一的基础物理刚开课不到半个学期,就一心想着上帝的最后一个礼物... 想想学位毕业7天,不顾美国阻挠毅然回国的邓稼先,为中国的国防核工业呕心沥血,年仅52岁因放射性影响身患癌症去世。 想想同道的李政道先生早年毅然回国,从70年代起,李政道教授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和科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为了在中国发展高能物理和建立高能加速器,后来成为建立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北京谱仪和进行高能物理实验的骨干; 1982年当我国高能物理事业举棋不定的关键时刻,他帮助我国选择了一个既先进又符合国情的BEPC方案, 并成为当今世界上在c-τ物理研究能区唯一的高亮度电子对撞机,并做出了重要的物理结果。 想想刚刚过世的陈省身先生,生活俭朴、出钱出力、培养弟子、呕心沥血,一心祖国科学事业,真泰山北斗。身为科学家,应当规范言行,树学人之楷模; 从一些以往的传记回忆中,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杨在人品上不及李政道,也不及大多数解放初回国的科学家。 理由:从年龄上看,李比杨年轻而同时获奖,可以推知李更有创造力,而杨此后却经常纠缠于论文署名的事情,从中国社会传统可以知道, 大概杨年长处于领导地位,而具体的事情大部分由李来完成(很难想象李不干什么事却去抢年长又干许多事的杨的功劳),奥本海默也调和不了。

2015年6月22日 星期一

五百万美籍华人

以色列这个弹丸小国,之所以今天能屹立在强敌如林的阿拉伯世界, 靠的不单是在以色列国内生活的以色列人,更主要靠的是拿美国护照的五百万犹太人。 美籍犹太人有钱,有势,有权,有枪;他们垄断着华尔街,垄断着国会; 他们当中有国务卿基辛格和阿尔布莱特,有智库大佬布热津斯基,有副总统拜登,,,,,他们是地道的美国人。 但是,这些美籍犹太人都秉承一个信念:当以色列有难时,所有美籍犹太人立刻全变成以色列人。 在美国的五百万美籍华人,如果在中国有难时,我相信我们在瞬间会感到自己首先是中国人。

2015年6月21日 星期日

時代雜誌

時代雜誌的風格,攝影師也是國際得獎的攝影師(Adam Ferguson), 對於人的觀察跟訪問主要的目的會做判斷。

2015年6月18日 星期四

李开复

李开复的新书在2015年6月27日首发。这是他的第六本书,书名叫《向死而生:我修的死亡学分》,讲述的是他与淋巴癌作斗争的17个月里的故事。 李开复今年54岁,祖籍四川华阳(成都下辖),据李开复的姐姐李开敏在《我的父亲李天民》一文中说,他们的先祖自创刘门教,门生无数,是个书香门第。李开复出生于台湾,有两个女儿。 家里七兄妹,他最小,是父母老来得子,他和他父亲年龄上差了半个世纪。在父亲生病的时候,他总是抢在姐姐们前面,在病榻前给父亲喂食。 李开复在台湾上的小学,中学和大学在美国,念过哥伦比亚大学和卡内基梅隆大学,擅长人工智能和语音识别。他曾在苹果、微软和Google等担任要职,其中在苹果工作了6年,微软7年,谷歌4年。在微软和谷歌,他都是负责中国区的业务。2009年他从谷歌中国负责人任上离职创办创新工场。 他曾经有很多标签,最显眼的是青年导师和网络大V。但经历过17个月的“向死而生”后,李开复完成了一次身体和精神的升级。 在这场扑克大赛之前,兄弟会聚在一起做了一次封闭培训,主讲人是李开复。 他讲的主题是“幂定律”:创业成功者永远是凤毛麟角,大的成功者的成就,比所有小成功者的成就还要大。 而在过去,李开复更喜欢的是跟创业者大谈“世界因我不同”。 “我觉得自己只有100天可活了” 李开复的病来得很突然。 2013年暑假的一天,李开复在台湾一家医院做例行身体检查,医生建议说,年纪大了,做个核磁共振全面检查下身体很有必要。 这是李开复第一次做核磁。 创新工场联合创始人王肇辉对南方周末记者回忆说,大概是2013年8月的一天,他和李开复在河北承德参加一个会议。 李开复突然出去接了个很长的电话,打完电话后把他和公司的其他高管叫到一起,说台湾的医生让他尽快回台北去复查一下身体。 起初,李开复不以为然,当晚还跟同事们一起打了德州扑克。 第二天跟电影《乔布斯传》的乔布斯扮演者阿什顿·库彻一起接受了腾讯的采访。然后就飞回台北进行复查。 李开复对南方周末记者回忆说,当时检验技师拿着检查结果“哇”的一声瘫坐在椅子上,脸色发白,一言不发。 李开复追问半天,医生让他看电脑屏幕,屏幕上一片漆黑,布满了二十多个亮点。 医生告诉他,这些亮点都是肿瘤,他可能得了淋巴癌,也可能是胃癌或者肠癌末期,造成癌细胞转移到了淋巴,当然也有可能只是李开复吃坏了东西,造成淋巴肿大。 当晚,李开复睡不着觉,想起了自己九十多岁高龄的老母。 几天后,王肇辉接到了李开复的电话。电话中李开复语气沉重,说自己可能得了淋巴癌,但他不太相信,不断想用数据和新的检测方法或者美国的案例来证明自己是小概率,直到后来医生从他肚子里取出活体肿瘤,做切片检查后确诊是淋巴癌。 从体检到确诊,用了两个月的时间,这对李开复和家人都是一种煎熬。 大女儿非常伤心,李开复要不断去安慰她。 小女儿当时正好在申请大学,本来成绩不好,听说爸爸可能得病,她拼命努力学习,最后反而成功申请到很好的大学。 “当时我真心觉得自己只有100天可活了。”李开复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在美国的时候,李开复就立了遗嘱,回台湾后,有律师朋友建议他按照台湾的法律重新立一下遗嘱。 李开复一直没当回事。这次生病后,李开复赶紧按照台湾法律立了遗嘱,但内容没有变。 “台湾的法律要求遗嘱必须是手写的,而且不能有错别字,开复跟键盘打了几十年交道,这次要带病用笔写字,而且是繁体字,一写就是好多份。”王肇辉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李开复开始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家人身上。他跟妻子说,想再去一次两人认识的餐厅,去两人度蜜月的地方再旅行一次。 他不停地回忆起跟小女儿一起在水城威尼斯的游船上,跟着船夫一起唱歌的场景。 最终医生给出的答案是:淋巴癌四期。“这在淋巴癌里属于中间严重程度。”李开复说。 医生一直安慰李开复,说他的病情没有那么严重。但李开复不相信,最后医生无奈之下给他发来一篇意大利论文。这篇论文提出,淋巴癌患者存活时间取决于是否进入骨髓、是否超过60岁、肿瘤是否超过6厘米、数量是否超过20颗等因素。看完后李开复松了口气,觉得自己至少可以再活五年。 在选择治疗方案的时候,李开复一开始选择中医中药,但后来还是转向西式化疗。 在化疗期间,李开复开始构思《向死而生》。由他口述,几个台湾的朋友帮着整理,最后成书。 “你问问自己的心,千万不要骗自己” 确诊之后,李开复决定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跟股东、员工、被投公司和公众做沟通。 当时创新工场投资了八十多家公司。当李开复在微博上发出“癌症面前人人平等”这句话后,王肇辉的电话一直响到第二天午夜一点多。 极路由创始人王楚云对南方周末记者回忆说,在李开复正式公布病情之前,他们在北京见了一面。李开复为这次见面做了很多准备,问了很多关于路由器的专业问 题,并给了很多专业意见。后来王楚云去台湾看望李开复,在台北阳明山附近一个咖啡馆聊天,李开复告诉王楚云,他每天都在阳明山散步锻炼。还告诫王楚云,一 定不要熬夜工作。 在这17个月里,每隔2个月王肇辉就会去台湾看一次李开复。他亲眼看到过李开复化疗时的痛苦。“在肚子上打了几个洞,管子从嘴里插到肚子里去,还被灌药,裤子上全是血。”王肇辉用血腥来形容自己看到的场景。 但为了给同事们吃定心丸,每周一公司例会,李开复都会把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如约出现在公司的视频会议中。有次连线,李开复强作欢颜,开玩笑说自己头发储备很多,一两次化疗没问题,然后抓抓自己的头发。这一抓,好几个员工的眼泪就下来了。 在生病之前,李开复基本是零锻炼,想拉他去锻炼基本不可能。2014年5月份,王肇辉已经能在台北的大学校园里看到李开复散步了,他还被李开复拉去冒雨爬了两个多小时的阳明山。两人走到半山腰,在一个可以看到台北全市的地方坐下来休息。李开复感慨说,不知道自己的化疗会怎么样。尽管李开复用的化疗药比较好,头发掉的很少,但依然有些副作用,比如便秘。 生病期间,李开复开始反思自己,他把得癌归结为四个方面没有做好:睡眠、饮食、压力和运动。 其实李开复的身体早就报警了:长期睡不好、痛风、便秘,还得了带状疱疹。但李开复说自己狂心难歇,直到这次被查出淋巴癌。 现在他每天睡到自然醒。强迫自己一个星期只工作2到3天,一天至少睡7个半小时,中午最好睡午觉。 在生病之前,台湾的星云问他,开复你的人生目标是什么。李开复说最大化影响力,世界因我不同。 大师说,这样太危险,你问问自己的心,千万不要骗自己。 李开复在书中自省说,过去自己一场演讲不到一千人不去,每天微博粉丝不增加一万个,就觉得这天微博还没发够。很享受通过微博轻易发起万人实名抵制某一个热门电视节目的快感。有人给他发邮件问创业问题,他只回复那些有可能成功的。要见一个创业者,他会先看看对方的公司怎么样。决定是否接受一个记者的采访,他会先看看这家媒体的读者群够不够广泛。 宋晨枫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他感觉李开复最大的变化是,愿意把他的资源和名誉,分享给所有的创业者,无论是否接受过创新工场的投资。 “过去开复比较忙,找他的人也很多,他对创业者比较挑剔,只愿意帮助那些成功几率大的创业者,但这次他说,谁需要他站台,吱一声就行。”宋晨枫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在治疗期间,李开复看了一本叫做《安慰即效应》的书,说的是战争期间,医生没有麻醉剂,用盐水代替,对病人谎称是麻醉剂,很多不知情的病人真的就觉得疼痛消失了,甚至能忍受开刀。这让他重新开始审视自己的宗教信仰。 得癌之前,李开复没有特别的宗教信仰,只是相信有神。但现在他是一个坚定的有神论者。他说,每个人跟亲人之间的心灵感应,你看到一个人时似曾相识的感觉,背后都是神的存在。 李开复养病期间,徐小平、蔡文胜、何伯权和杨向阳等投资圈的朋友专程去台湾看过他,他们一起去见了星云大师,在佛光山住了三天。 雷军、周鸿祎、傅盛等互联网圈的朋友,也趁着去台湾出差的机会,看望了李开复。创新工场的全体同仁则集体去台湾看了一次李开复。他跟每个员工聊天,聊到晚上不肯回家。 宋晨枫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当时李开复听说他的公司要融资,在病床上给他写了很长的邮件,希望能投资小鱼儿科技。在接受李开复的投资后,宋晨枫去台湾看望李开复,李开复带病拉着宋晨枫去见了一次郭台铭。后来宋晨枫把两台“小鱼在家”机器人送给李开复,李开复给自己母亲留了一台,另外一台送了郭台铭,并再次给宋晨枫写了一封超长的邮件,反馈自己的产品体验和对于品牌宣传的建议。 “垄断者终将被打败” 两个月确诊,六个月的化疗时间,九个月的休养时间。李开复离开聚光灯和创新工场17个月。 这17个月,恰恰是互联网行业日新月异的时期,移动互联网大爆发,涌现了很多新的商业模式和商业趋势,比如市场上一二名纷纷合并。 对李开复来说,最现实的是大量跟创新工场类似模式的创业孵化平台涌现。 6年前,李开复创办创新工场的时候,当时创业者面对的投资环境不太好。李开复说,当时很多VC给创业者的融资条款很苛刻,对创业者很不公平,创新工场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成立的。一位美国记者来参观创新工场后感慨说,李开复的公司是瓶子里的硅谷,创业者可以在这个瓶子里得到瓶子外没有的养分。 “现在不太需要瓶子了,投资环境慢慢变得跟硅谷一样好。”李开复说。 实际上,创新工场也完成了一次升级。 刚成立的时候,创新工场的定位是创业者的创业孵化器,为创业者提供法务、财务、招聘、商业、技术、产品、市场、公关等一揽子创业服务。后来的定位是“孵化+投资”的模式。最近他们又联合徐小平的真格基金等一起新增了创业辅导业务“群英会”。 李开复表示,他支持所投公司的创业者拆除VIE架构,把上市地改成A股。但他认为,目前A股泡沫太大。A股要健康持续发展,需要吸纳互联网行业的好公司登陆A股。而且前提是,有30%的中概股回归A股,并且他们的股价能涨个五倍。 虽然现在不怎么玩社交媒体了,但李开复说自己也投资新媒体,重点是那些以互联网思想为中心的新媒体。而且他说,有价值有主张的媒体依然会发展起来,但这种案例很难通过旧媒体的转型来实现。 尽管淡出圈子17个月,但李开复并没有跟行业脱节。他说自己也会尝试专车,但大多数时候叫不到车。对于目前很多地方对专车的态度分歧,他说自己比较欣赏上海的态度,即专车要守法,但法规要修改。 对于目前市场上的第一和第二名合并案例越来越多是否将遏制创业者的创新,李开复说,这些垄断者终将被打败。而打败他们的往往是他们意想不到的对手和方式。比如当年把微软从垄断神坛上拉下来的,就是苹果和谷歌。苹果曾经是微软多年手下败将,谷歌用的是安卓操作系统——这是个微软人怎么也没想到的武器。 生病期间,李开复还帮助台湾地区行政部门,参照中关村管委会的模式,设计了一些鼓励创业者的制度。李开复说,台湾过去五年在互联网行业落后很多,很多台湾的创业者,做大市场的格局和能力不够,很少有愿意搬来大陆发展的。只要有,李开复一般都会投资。目前创新工场投资了两家从台湾搬来大陆的公司。 不过李开复也认为,台湾的一些“小确幸”(引村上春树的诗,意小的但确定的幸福)的商业模式,也值得大陆创业者从台湾学习之后引回大陆。 比如台湾有一些很好的咖啡、美食、温泉、按摩和月子中心品牌。这些大陆日益崛起的中产阶级会喜欢。前提是大陆的公司需要学习台湾的服务心态。 2015年1月2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指出,顺应网络时代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形势,构建面向人人的创业服务平台。在会议上,李克强点名“创新工场”,肯定了以“创新工场”为代表的创新型孵化器的模式。 半个月后,李开复选择在西方情人节前一天(2月13日)回到北京。尽管医生警告过李开复,这个病五年内不能复发。但用王肇辉的话说,回到北京后的李开复就像一个行星回到了自己的轨道,又开始停不下来。回来一周就感冒了,自己买了一堆维生素C对付过去。

靠你一個人,加油!

台灣經濟到底靠誰在拼?? 台灣全國的人口是2308萬, 退休人口有603萬人, 因此剩下的人口有1705萬。 其中710萬在學校就讀 ,工作人口剩下995萬人。 其中有295萬人在政府機關工作,因此真正工作的人口是700萬人。 其中又有100萬人(含後勤行政、聘僱人員)在軍隊服役,因此工作的人口剩600萬。 據統計,住院、待業中人數約有403萬人,工作人口剩下197萬人。 據統計,監獄中關了98萬名犯人, 所以真正有生產力的工作人口只有99萬人。 又根據社會調查,目前社會上約有989,998人因為不滿意自己的工作而有怠工的現象。 因此真正工作的只有兩個人,就是你和我。 而我正在傳這則笑話,只有你一個人在工作。 全台灣經濟靠你一個人在撐ㄟ! 真是辛苦你了!你一定要撐住,未來的一切,全靠你了,加油!

香港政改方案

政改方案进行表决的时间比多数人预期更早,而参与人数36/70人则比预期少, 结果在表决时只有36人参与的投票以8票赞成,28票反对,0票弃权否决了方案, 香港特区未能实现历史上第一次全民普选。立法会主席曾珏成不参与投票。

2015年6月14日 星期日

迪士尼乐园1970-2015

1971年,迪士尼乐园在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开业,有美国大街上的乐队巡演,有自动售货机的便宜游乐场, 成年人仅收3.5美元的门票,相当于3加仑(1加仑约合3.8升)牛奶的价格。 但到目前为止,堪称最经典的迪士尼世界魔法王国(Magic Kingdom)主题乐园的票价已经上调过41次。 今2015年,迪士尼乐园票价首次飙升至100美元,创历史新高。

2015年6月12日 星期五

中式英语

中式英语。 1. 我非常喜欢它 中国式:I very like it。 美国式:I like it very much。 这个错误基本上是每个人都会出错的,原因非常简单,就是因为在 使用中文思维,然后翻译成简单的英语(课程)表达,这是非常危险的一个习惯。 2. 我没有男朋友 中国式:I have no boyfriend。 美国式:I don’t have a boyfriend。 3. 他的身体很健康 中国式:His body is healthy。 美国式:He is in good health.You can also say: He’s healthy。 4. 这个价格对我挺合适的 中国式:The price is very suitable for me。 美国式:The price is right.suitable(合适的、相配的)。 最常见的用法是以否定的形式出现在告示或通知上,如:下列节目儿童不宜。 The following programme is not suitable for children.在这组句子中用后面的说法会更合适。 5. 你是做什么工作的呢? 中国式:What’s your job? 美国式:What’s your occupation?what’s your job? 这种说法难道也有毛病吗?是的。因为如果您的谈话对象刚刚失业,如此直接的问法会让对方有失面子, 所以您要问:目前您是在上班吗?Are you working at the moment? 6. 我没有经验 中国式:I have no experience。 美国式:I don’t know much about that。 I have no experience这句话听起来古里古怪,因为您只需要说: 那方面我懂得不多,或者这方面我不在行,就行了。I am not really an expert in this area。 7. 用英语怎么说? 中国式:How to say? 美国式:How do you say this in English? How to say是在中国最为泛滥成灾的中国式英语之一,这决不是地道的英语说法。 8. 明天我有事情要做 中国式:I have something to do tomorrow? 美国式:Sorry but I am tied up all day tomorrow。 用I have something to do来表示您很忙,这也完全是中国式的说法。 因为每时每刻我们都有事情要做,躺在那里睡大觉也是事情。所以您可以说我很忙,脱不开身:I’m tiedup。 9. 这个春节你回家吗? 中国式:是的,我回去。Of course! 美国式:当然。Sure。 / Certainly。 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使用of course的频率要比中国的学生低得多,只有在回答一些众所周知的问题时才说of course。 因为of course后面隐含的一句话是“当然我知道啦!难道我是一个傻瓜吗?”因此,of course带有挑衅的意味。 在交谈时,用sure或certainly效果会好得多。 同时,of course not也具挑衅的意味。正常情况下语气温和的说法是certainly not。 10. 我没有英文名 中国式:I haven't English name。 美国式:I don't have an English name。 许多人讲英语犯这样的错误,从语法角度来分析,可能是语法功底欠缺, 因为have在这里是实义动词,而并不是在现在完成时里面那个没有意义的助动词。 所以,这句话由肯定句变成否定句要加助动词。 11. 你愿意参加我们的晚会吗? 中国式:Would you like to join our party on Friday? 美国式:Would you like to come to our party on Friday night? join往往是指参加俱乐部或者协会,如:join a health club; join the Communist Party。 事实上,常常与party搭配的动词的come 或者go。如go a wild party,或者come to a Christmas Party。 12. 我想我不行 中国式:I think I can't。 美国式:I don't think I can. 这一组然是个习惯问题,在语法上称为否定前置,这就是汉语里面说“我想我不会”的时候,英语里面总是说“我不认为我会”。 13. 我的舞也跳得不好 中国式:I don't dance well too。 美国式:I am not a very good dancer either. 当我们说不擅长做什么事情的时候,英语里面通常用not good at something,英语的思维甚至直接踊跃到:我不是一个好的舞者。 14. 价钱很昂贵/便宜 中国式:The price is too expensive/cheap。 美国式:The price is too high/ rather low。 15. 我的英语很糟糕 中国式:My English is poor。 美国式:I am not 100% fluent, but at least I am improving。 有人开玩笑说,全中国人最擅长的一句英文是:My English is poor。 实话说,从来没有一个美国人说:My Chinese is poor。 无论他们的汉语是好是坏,他们会说: I am still having a few problem,but I getting b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