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21日 星期五

殖民地

遠古時代的殖民地多為拓殖型殖民地,即宗主國在海外的延續,例如腓尼基人建立的迦太基。 在古希臘時期,希臘諸城邦在地中海和黑海沿岸建立了許多殖民地,一度遠至北非和西班牙海岸。 希臘人的殖民運動始於與海外地區的貿易需要,同時也有一些希臘公民不滿本城邦政治現狀,或由於地少人多而移居海外。 希臘人的海外殖民區建立起來之後,大多保持政治上的獨立性,但同母邦保留一定的聯繫, 派遣代表參加全希臘的奧林匹克運動會,並且以身為希臘文明的前哨而自豪。 一些希臘殖民地保存至今,如敘拉古(在義大利西西里島,今名錫拉庫扎)、塔蘭托和拜占廷(今伊斯坦堡)。 現代通用的「殖民地」一詞(拉:colonia,英:colony,法:colonie,西:colonia,德:Kolonie)來自古羅馬的「Colonia」。 它原指由羅馬公民及其家屬組成的守衛亞平寧半島海岸的村社。 隨著羅馬統治地域的擴大,這一制度逐漸推及到新征服地區,演變成殖民制度。 殖民者仍然享受羅馬公民的一切權利,被征服地區的人口則無法享受羅馬公民權 (至羅馬共和國後期和羅馬帝國時期,隨著被征服地區的羅馬化,公民權方賦予殖民地人民)。

2015年8月17日 星期一

2015年8月12日 星期三

胡说八道

胡说八道。 胡人说话中原人听不懂,因此,中原人把他们的话叫胡说。 这句成语也源渊于道教。 道教追求的是长生不老与得道成仙,但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经过八个阶段,也就是八道。 一为入道,进入道门; 二为学道,学习修道的理论和方法; 三为访道,对道的研修要请高道大德加以指点, 四为修道,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五为得道,通过修行、参悟,自己的道行日益高深; 六为传道,有了道行,不仅要个人修持还要普渡众生进行传道; 七为了道,通过上述修道的过程你终于得道脱胎换骨完成了修道的过程, 八为成道,也就是升入天界成为神仙了。 佛的八道 佛教八正道 第一:正见 谓人修无漏道,见四谛分明,破外道有、无等种种邪见,是名正见。 第二:正思维 谓人见四谛时,正念思惟,观察筹量,令观增长。 第三:正语 谓人以无漏智慧常摄口业,远离一切虚妄不实之语,是为正语。 第四:正业 谓人以无漏智慧修摄其身,住于清净正业,断除一切邪妄之行,是谓正业。 第五:正命 谓出家之人,当离五种邪命利养,常以乞食自活其命。假若因缘不具足,宁可心出家而身没出家,如此尚有功德。以出世的精神入世、发挥生命的功能,成为正信的在家居士,这也是功德。假使身出家而心没出家,不但在修行的道路上无法自立,反而破坏了佛法,这就是一种邪命。 第六、正精进 “正”就是不偏邪。不杂名精,无间名进;谓人勤修戒定慧之道,一心专精,无有间歇,是名精进。’ 第七、正念 谓人思念戒定慧正道,及“五停心”助道法,堪能进止涅槃,是名正念。 第八、正定 谓人摄诸散乱,身心寂静,正住真空之理,决定不移,是名正定。

2015年8月11日 星期二

伊索357寓言

《伊索寓言》是源自古希臘的一系列寓言,相傳由伊索創作,再由後人集結成書。 也有人認為並無伊索其人,只是古人假託其名將一些民間故事結集成書。 《伊索寓言》膾炙人口,對歐洲的寓言文學影響很大,拉封丹著名的《寓言詩》即以《伊索寓言》為主要素材。 《伊索寓言》的一系列故事,大都篇輻短小,卻能闡述大道理,深具哲理,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因此成為世界上流傳廣泛的經典作品。 雖然西方社會大多認為伊索是寓言的創始人。 伊索是西元前六世紀的人,《伊索寓言》被認為是動物寓言的經典之作, 不過早在伊索生前的一兩千年前的蘇美人和阿卡德人的動物寓言,動物常是寓言故事的主角, 除動物之外,植物、工具和自然現象也是寓言故事的主角, 根據目前的資料和研究成果,蘇美人的動物寓言,很有可能是《伊索寓言》的「原型」。 伊索講寓言故事全憑記憶,沒有所謂的草稿,故事的主角多是動物之間的互動, 如鷹和夜鶯或龜和兔或螞蟻和蚱蜢,也有人類與季節, 巴勒隆的哲學家台美忒利阿斯(Demetrios Phalereus)編寫了世界上第一部《伊索寓言》, 台美忒利阿斯是亞里斯多德的再傳弟子,原書收有故事約二百則,此書早已失傳。 一世紀初有费德鲁斯(Phaedrus用拉丁文撰寫《伊索寓言》五卷。 二世紀又有巴布里乌斯(Babrius)以希臘韻文寫寓言共122則。 羅馬人亞微亞奴斯(Avianus)又以拉丁韻文寫寓言42首。 十五世紀君士坦丁堡的修道士普拉努得斯(Maximus Planudes)收集的《伊索寓言》150則, 後由巴勒斯(Bonus Accursius)印刷出版,普拉努得斯並因此被教會迫害。 教會認為普拉努得斯根本沒見過伊索寓言,只是以伊索的名義自己進行編造。 季羨林以為《伊索寓言》故事有本源出自佛經。 《伊索寓言》相传为公元前六世纪,被释放的古希腊奴隶伊索所著, 搜集有古希腊民间故事,并加入印度、阿拉伯及基督教故事,共357篇。大部分为动物寓言。 公元前3—4世纪之交,雅典哲学家德米特里厄斯(Demetrius Phalereus)编辑了第一部伊索寓言集: 《伊索故事集成》(Assemblies of Aesop's Tales),据介绍,书中包含早期的伊索寓言故事大约200则。 公元1—2世纪,费德鲁斯(Phaedrus)和巴布里乌斯(Babrius)分别用拉丁文和希腊文编订了诗体的伊索寓言,但是流传不广。 14世纪初,东罗马帝国的僧侣学者普拉努德斯搜集和整理了当时听到的和陆续发现的古希腊寓言抄本,编成《伊索寓言》。 1479年印刷。书中有150则寓言。这就是现在我们常识的《伊索寓言》的最初版。 此后数百年间的各种版本都是从这个版本发展而来。 1484年,威廉卡克斯顿(William Caxton)将《伊索寓言》英译出版。 19世纪,乔治法伊勒汤森(George Fyler Townsend,1814—1900)的英译本《伊索寓言》问世。 这是流传最广的一个英译本。有学者称这个版本为“汤森本”。 2009年,世界图书公司出版英语世界名著,童话—神话卷收录的《伊索寓言》就是汤森本。 据介绍,剔除重复后,总共选取了312个寓言故事。 另外,Ben E. Perry曾经做了一个分类索引(Perry Index),是研究《伊索寓言》的重要参考书之一。如有兴趣,可以参看。 Aesop's Fables or the Aesopica is a collection of fables credited to Aesop, a slave and storyteller believed to have lived in ancient Greece between 620 and 560 BCE. 為歐洲寓言奠立基礎的古希臘伊索寓言,其洗練的語言、散發著詩的光彩; 大量運用動物為主角的擬人化手法,更增添了內容的趣味性;簡練的敘述方式,使人們感受到一種簡約與單純的美。 因此,其作品不但能傳之久遠,並且為後世寓言體的寫作、開啟了新的一頁。 伊索寓言中的故事,曾被翻譯成世界各國的語言,人們交相傳頌、家喻戶曉。 如:<龜兔賽跑>、<狼來了>、<獅子和老鼠>、<北風和太陽>、<城市老鼠和鄉下老鼠> 等等,更是多數人從小就耳熟能詳的故事。 <狮子和老鼠>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小人物同样可以做了不起的大事情,天生我材必有用,谁都有自己对社会的一份特殊贡献,所以我们不要轻视任何人; 这个故事还告诉我们,受人恩惠一定要记得报恩;还告诉我们善有善报。 The Lion and the Mouse 狮子与老鼠 獅子哥哥正在甜甜地睡覺,小老鼠竟然把他弄醒了。獅子哥哥好生氣啊!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呢? Lion: What a peaceful afternoon! I am very sleepy. Uh…(yawns) I will take a nap now. Mr. Lion falls asleep. Three little mice play near Mr. Lion. Mickey: Come on, let’s play! Minnie: Okay. What game shall we play? Jerry: How about hide-and-seek? Mickey: Great idea! Mickey: But who will be “IT”? Jerry: Let’s do Rock, Paper, Scissors. Mickey: Fine. Mickey: Rock, Paper, Scissors. Minnie: Rock, Paper, Scissors. Jerry: Ah ha! Mickey, you are “IT”! Mickey: Okay. I will count to ten. You two hide. Minnie: Don’t count too fast. Jerry: Let’s hide! Minnie and Jerry look around for a good place to hide. Minnie hides under a leaf, but Jerry can’t find a good place. He looks and looks. Jerry: I can’t find a good place. Mickey: …eight, nine, ten. Come out, come out! Wherever you are! Ah ha! I found you, Minnie. Come out! Jerry: Oh, no! I better hide right now. Hey, this looks like a good place. It’s really soft. Jerry climbs up and hides. But he doesn’t know that he is on top of Mr. Lion’s head. Mickey: Where are you, Jerry? Minnie: Come out! We can’t find you! Jerry: Ha, ha, ha! Here I am! Jerry shouts and wakes Mr. Lion. Lion: (roaring) Grrr… Who is this? Who woke me up? Mickey: A LION!!! Minnie: Jerry, run!!! Jerry: A Lion? Jerry looks down and Mr. Lion looks up. Their eyes meet. Jerry: Oops! Jerry tries to run away, but Mr. Lion stops him. Lion: Stop there! Who are you? Jerry: I am just a little mouse. Lion: YOU woke me up? Jerry: It wasn’t on purpose. I was just playing. I didn’t know. Lion: I am very angry. I am going to eat you! Jerry: I am very sorry, Mr. Lion. Please, forgive me. Lion: I don’t care. I am still angry. You woke me. So I will eat you. Jerry: Please, wait! Please, don’t eat me! Lion: Why not? I am hungry. Jerry: Because I am very small. And I taste terrible. Please, let me go. Just this once. Lion: Perhaps you are right. You are very small. Jerry: Yes, yes. Let me go and someday I will help you. Lion: Ha, ha! That is so funny. How can a little mouse help me? I am the king of the forest. Jerry: I am small. But I am also very smart. I will help you someday. I promise. Lion: Okay, okay. Just this once. You can go. But don’t wake me up again. Then I will really eat you. Jerry: Thank you so much, Mr. Lion. You are so kind. I won’t forget your kindness. Lion: Just leave e alone now. I’m going back to sleep. Uh… Mr. Lion lets Jerry go and falls back to sleep. A few days later, Jerry is playing with his friends in the forest again. He hears Mr. Lion crying far away. Lion: (crying)Grrr… Jerry: Hey, Mickey. Did you hear something? Mickey: No. I didn’t hear anything. Jerry: How about you, Minnie? Minnie: I don’t know. Lion: (crying)Grrr… Jerry: I think it’s Mr. Lion. I think he is hurt. I must help him. Jerry looks around the forest for Mr. Lion, but he can’t find him. Jerry: Where are you, Mr. Lion? Cry out louder! Lion: Help! Anyone help! Jerry: There you are! I found you. But why are you in a net? Lion: A hunter caught me. He will be back soon. Call a big animal. Quickly! Jerry: Don’t worry. I will help you. Lion: How can you? You are so small. Jerry: I will chew up the rope. Just wait. Lion: Hurry, before the hunter comes back. Jerry keeps chewing the rope. Lion: Little mouse, your teeth must hurt. Jerry: It’s okay. I want to help you. There, the rope is cut. Mr. Lion gets out of the net. Lion: Thank you, little mouse. Thank you for your help. Jerry: That’s okay. I said I would help you someday. Lion: You were right. You may be small, but you are also very smart. MORAL Do not judge someone by their size. And, kindness is never wasted. 〈獅子與老鼠〉出自「伊索寓言」,原來的故事是這樣的:   有一天,獅子在睡覺,一隻老鼠在牠身上跑來跑去,把獅子吵醒了,牠舉起爪子抓起老鼠,準備放進嘴裡,一口吃掉。 老鼠大叫:「喔,高貴的國王,對不起,這一次就原諒我吧!我絕對不會忘記的,說不定什麼時候,我可以報答你。」   獅子聽到老鼠這麼說,覺得很好笑,不過,牠還是把爪子鬆開,放走了老鼠。 不久之後,獅子掉進了陷阱,獵人想要活捉牠,帶去獻給國王,他們把獅子綁在一棵樹上,然後去找車子來載獅子。 這時候,老鼠剛好經過這裡,看到獅子的困境,趕忙上前把繩子咬斷,救了獅子。老鼠說:「你看,我說的沒錯吧!」 這個有趣的故事版本很多,許多插畫家也為它配上了插圖,但是,傑瑞.平克尼Jerry Pinkney的版本非常特別, 他拿掉了文字敘述,藉著書本的形式,設計成用圖畫說故事的無字書。 拿起這本書,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書衣上獅子頭部的特寫,牠的眼睛往左窺視,讀者不免要把書翻過來,看看封底, 原來老鼠就在這裡,牠的眼睛注視著右方的獅子,如果把書衣拿下來攤開,就一目瞭然了。 書名和作者的名字放在書背上,書衣正面完全沒有文字,視覺感受非常強烈,又有懸疑的戲劇效果。   如果我們把書衣拿掉,裡面的封面又有不同的設計, 獅子和老鼠在同一面,但是由兩個圖框分開來,圖框間只放了「與」這個連接詞,平克尼仍然是以圖畫代替書名, 而完整的書名出現在書背和封底,封底有一張大圖,畫了書裡出現過的草原動物,大家都往前注視, 彷彿是演完戲之後,所有演員拍的「大合照」。   「伊索寓言」的故事裡並沒有場景的描述,平克尼認為最合適的場景應該是非洲大草原(塞倫蓋蒂國家公園), 因此他就在前扉頁利用橫長的跨頁呈現草原風光,和在草原裡生活的動物,這一頁先讓我們看到了獅子家族。 老鼠接著在書名頁登場,這是個俯瞰的畫面,因為鏡頭拉近,我們可以看到較小的兩棲類動物和昆蟲, 還有站在獅子腳印裡的老鼠,藉此突顯出老鼠的小與獅子的大,兩者體型的差距形成對比。   進入內頁後,平克尼充分利用版面變化安排敘事的節奏; 又運用鏡頭的遠近,讓讀者感受到戲劇的張力,而代表動物聲音的擬聲字,營造出不同的氣氛。 故事開始在夜晚與白天交會之時,老鼠正在自家的「屋頂」上看日出,下方的石洞裡,有小老鼠探出頭來。 寧靜的畫面中傳來貓頭鷹的叫聲, 下一頁, 貓頭鷹現身了,老鼠成了獵物,牠躲進樹洞,從另一端跑出來,沒想到卻爬上了獅子的背……。 老鼠出入樹洞的四頁,大圖與小圖交互出現,加快了節奏,動作一氣呵成。然後就進入故事的第一個高峰,老鼠被獅子捉住了。 平克尼用三個大跨頁描繪獅子與老鼠的互動, 獅子的情緒從氣憤,到注視,到憐惜,經歷了三種轉折,最後把老鼠放了。 獅子和老鼠並不像「伊索寓言」裡的動物說人話,只是發出動物原有的叫聲,平克尼不用對話, 而是用情緒和動作推動情節,因此以動物為主角的寓言,被他還原成真實的動物世界所發生的事情。    故事的第二個高峰是獅子踩到陷阱,被網了起來,在網起來的大跨頁之後,牠的吼聲傳到老鼠的耳裡, 獅子的吼聲跨越了四個圖框,圖框中呈現老鼠趕過來的連續動作,牠爬上大樹,然後順著繩子來到獅子面前。 平克尼用特寫的手法,描繪獅子驚詫的反應,接著,又用三個圖框描述小老鼠迅速啃斷繩子,救了獅子。 從獵人出現、布置機關,到獅子脫困,畫面安排得非常緊湊,把緊張的氣氛充分傳遞給讀者。   在故事當中,平克尼不只是突顯獅子和老鼠兩位主角, 還把兩個家庭都畫了進來,顯示獅子和老鼠的生命對於牠們的親人是何等重要。 最後,當牠們成為朋友的時候,兩個家庭也成了朋友, 這在後扉頁可以看到,小老鼠一家在獅子背上,獅子一家和樂融融,彷彿是兩個家庭一起去郊遊。 其實,平克尼這本圖畫書不僅拿掉了故事中的文字,也除去了寓言中明顯的教育意味, 給了讀者更大的空間去思考、體會整件事情的意義。

2015年8月5日 星期三

維大力

維大力那支廣告由兩人擔綱演出, 台灣人是蔡振南(以下簡稱:蔡), 黑人叫做伊馮(以下簡稱:伊). 其廣告詞流程如下: 伊: What Is This? [國: 這是什麼?] 蔡: 維大力. 伊: 沒大力. 蔡: 維大力. 伊: 義大利. 蔡: (笑) 維大力. 伊: 維大力. 蔡: 水啦! [國: (答對了)漂亮!] 伊: It's Good to Drink? [國: 這好喝嗎?] 蔡: 哩飲塊買嘛! [國: 你喝喝看嘛!] 伊: (喝完後)哩供啥? [國: 你說什麼?] 蔡: (絕倒) 這是一支老牌廣告啦!

2015年8月2日 星期日

高希均

高希均(Charles Kao,1936年4月16日-),生於南京市,美國經濟學家,威斯康辛大學教授。 是台灣遠見雜誌、30雜誌和天下文化出版公司創辦人, 也與殷允芃、王力行同為天下雜誌的三位創辦人之一,1986年與王力行離開天下雜誌、專注《遠見》與《天下文化》之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