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12日 星期二
芋仔番薯
本省人與外省人,有一個知名的暱稱:
「芋仔」(外省人)、「蕃薯」(本省人)。
二次大戰後,台灣因白米價格較貴,本省人常以蕃薯為主食,
且台灣的地形輪廓類似「蕃薯」之形狀,故台灣本省人往往以「蕃薯」自稱;
而以芋仔稱呼二次大戰結束以後遷居來台的外省人。
如:隨政府來台的老兵常被稱為老芋仔,
臺灣人與外省人通婚的後代,會被戲稱為「芋仔番薯」。
-----------
在那剛從日本國民被轉換為所謂的中華民國國民的年代,『旱藷仔』充員仔的北京語不毛利自是自然,
在老士官長提當年勇時,所以把北京話『老子我啊』幾經輾轉聽成『老我啊』,
再由北京話的『老我啊』聽、說成台語的『lau-ou-a』,更是自然不過了。
也不知道是哪位天兵的神來一筆,把台語音『lau-ou-a』書寫成『老芋仔』,
而讓這些老士官長與『旱藷仔』有了更進一步的感情連結。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