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27日 星期一

最容易忘记的10件事:

以下是最容易忘记的10件事:
1.忘记喝茶,直到把热茶放凉;
2.忘记把钥匙放在哪里;
3.忘了要到商店买什么;
4.忘记洗衣机里洗的衣服;
5.忘记把食品从冰箱取出;
6.忘记为手机/ iPod充值;
7.忘记在孩子面前不要诅咒;
8.忘记更换厕所卫生纸;
9.忘记车停在哪里;
10.忘记朋友孩子的生日。

2009年7月25日 星期六

孔子

孔子的
父親叔梁紇已年逾66歲,
母親顏徵在卻不滿20歲,
古時認為年過64歲結婚稱為不合禮儀。

所以司馬遷為孔子作傳的時候
稱孔子父母的結合生子為野合,
(現代話=私生子)。

2009年7月22日 星期三

2009年7月21日 星期二

十大旅行禁忌:

十大旅行禁忌:

1.筷子

  关于筷子有很多说法。在日本,不管任何原因,都不能把筷子插入饭碗里离开,因为这是不祥的征兆。因为饭碗里直立的筷子会让日本人想起墓碑。而且,如果你用入口那端的筷子去夹菜也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应该用另一端去夹菜。在中国和很多其他的国家,用筷子指别人也是不礼貌的。

2.参观清真寺

  所有人,不管是穆斯林还是非穆斯林,在踏入清真寺前都要脱鞋。游客也应该遵循穆斯林的穿衣风格:男士应该穿长裤和长袖衬衫;女士应该遮住所有裸露在外的皮肤,虽然各国对此的严格性会有所不同。女士必须围头巾,如果你没有,在很多大的清真市入口处你可以借一条。

3.送花

  在乌克兰,如果你打算送花,一定要确保花束是奇数,因为偶数的花束是送在葬礼上的。如果你要给女主人送花,或为庆祝生日或其他特殊节日,不要送黄花或复活节百合,因为这些花也只是为葬礼准备的。

4.接吻

  在英国的柴郡,火车乘客不允许在站台逗留、亲昵话别,也不允许接吻。如果你真的有很多离别的话要说或想要接吻,你可以去接吻区域。

5.盐

  虽然埃及人非常好客,但是他们的烹饪却有些温柔的自我。在埃及旅行的时候,不要在你的碗里加盐,因为这被看作是对厨师的侮辱。幸运的是,由于埃及人烹饪时经常使用大蒜、洋葱和其他芳香剂,埃及的食物还是很可口的。

6.参观教堂

  如果你打算在温暖的气候去意大利的教堂,出发的时候不要仅仅带短裤和无袖上衣。去意大利教堂天主教大教堂的游客穿着必须谨慎,无论是男士还是女士,都不允许穿短裤和无袖上衣。在教堂门口会有警卫或教民检查,所以在出发的时候记得带上一件长袖衫或其他套头衫。

7.代表成功的V手势

  在大不列颠做“V”手势的时候掌心不要向内,因为这被认为是挑衅或侮辱。据说,2个手指的致意是起源于英法百年战争。法国扬言要砍掉所有英国人射箭的手指头,结果最后英国大胜,因此摆出手指来炫耀自己是完好无损的。

8.侮辱国王

  泰国人将其80岁的国王普密蓬·阿杜德(Bhumibol Adulyadej)视为神灵,将其画像作为护身符希望给自己带来好运。因此对他的侮辱会被认为是犯罪,会被判处15年的监禁。

 9.碰杯

  匈牙利人敬酒的时候不会碰杯,因为奥地利人曾经在杀害13个匈牙利烈士后用碰杯而庆祝。之后的150年之内,没有任何一个匈牙利人在敬酒的时候碰杯。现在虽然过去很长时间了,但是这个传统还一直保留。对于游人来说,记住这个传统比记住匈牙利语的干杯容易多了。

10.吃光盘子内的所有食物

  在柬埔寨,如果你吃光盘子内所有的食物,这表明主人没有招待好你,因为你没有吃饱还想要。

2009年7月20日 星期一

登月40

書裡舉了一些不為人知的的小插曲,現在聽起來也許有趣,那時候的當事人卻莫不捏一把冷汗。

1. 阿波羅從地面升空的 Saturn 火箭,威力強大,如果爆炸,火箭內的燃料足以把 100 磅重的碎片彈到 3 哩以外,NASA 不排除有這個可能,所以把參加升空的觀禮貴賓席,安排在 3.5 哩以外,保持絕對安全。

2. 教人不可思議的,是阿波羅計畫所用的電腦,運算能力還不如今天的手機。

3. 太空艙的重量精打細算,不能攜帶大量的飲用水,只能用電解水,即氫與氧合成產生電力的副產品,但因氫氣濾過器出了問題,產生的飲水很多氣泡,只能連氣泡一起喝下去。當時 NASA 還沒有找出在無重下大小便的方式,有一位太空人索性一路吃止瀉藥,避免麻煩。

4. 登月小艇與太空船分離的時候,沒能完全減壓,裡面的氣體往外噴了出來,就好像開香檳酒瓶蓋往外噴,這一噴讓登月小艇降落比預定地點偏差了 4 哩。

5. 登月小艇要軟著陸,要倒著下降,同時要發動小艇火箭向上噴射,來減輕月球的引力,減緩下降的速度。負責駕駛的阿姆斯壯,幾乎在下降時把燃料用完,地球的控制中心不由得捏一把冷汗,燃料一旦用盡,就無法再升空回到繞月的太空船。幸好有工程師實驗,認為火箭的廢氣有機會回到火箭,可以用來點燃剩下的燃料,所以大家能平安回來。

6. 阿姆斯壯說的「一小步」其實不小,因為下降的平穩,登月小艇幾隻著陸腳的彈簧沒被壓縮,阿姆斯壯從梯子下來走到底,還離地面還有一公尺高,只好跳下來。

7. 接著走下月球陸地的是另一位太空人奧德林,他從登月小艇出來的時候,要想辦法不讓小艇的門關緊,因為登月小艇的門沒有從外面開門的把手。

8. 沒人想到月球上最艱鉅的任務竟是插旗,NASA 認為月球表面是軟土,一面用框架展開的美國國旗一插就行,沒想到月球表面竟是一層薄沙,下面是堅硬的岩石,太空人費了很大力氣才把旗杆插進去一點,勉強把國旗豎起來,然後隨時小心免得碰倒。

9. 這面國旗是 Sears 製作的,不過 NASA 從來沒承認過,深怕 Sears 藉此招搖節外生枝。

10. NASA 的設備自然都是外包給各專業廠商製造,但有些東西還得用手工去做,像是太空衣的緊身襯裏,太空船上電腦的記憶體,都是一組叫「小老太太」(Little Old Ladies) 的人用手工做的。

------------------------------
3架航天飞机——“发现”号、“奋进”号和“阿特兰蒂斯”号从现在到2010年9月退役

2009年7月17日 星期五

祭司

圣经说的没错,我们都是“祭司”(彼前2:9)。

基督是那“更美之约的中保”(来8:6)“慈悲忠信的大祭司”(来2:17),
除他以外,我们不需要另一位“居间人”(徒4:12;提前2:5;约14:6)。阿门!

天主教的“教皇、主教、神甫”的金字塔制度。
然而,这一切不能废掉神所设立的牧者(提前3;多1),他们是圣灵所立的“群羊的监督”(徒20:28)。
袁相忱、王明道、林献羔等人,虽然没有牧师的头衔,却都是真正的牧者。

圣经里,神国度的领袖,是如何兴起的呢?基本上,有四种不同的方式。

1、神按立、人没立(虽没有人的差派、却蒙神亲自拣选的领袖)
2、神按立、人按立(是神所选召的、也经过神仆人的膏立与众人的认可)
3、神没立、人按立(为了达到人的政治目的)
4、神没立、人没立(毛遂自荐、自立为王)

让我们分别看看这四种仆人:

1、「神按立、人没立」的领袖,有哪些?

新约有:主耶稣(父神亲自差派的)
施洗约翰(从母腹就被圣灵充满)
保罗(在大马色的路上,主亲自选召他)没有人的按立
旧约有:摩西、撒母耳、以利亚(还有许多士师、先知)
他们都没有经过:正规的先知学校、神学训练、就职典礼、按立仪式。
他们没有人所发的先知证明、传道许可、或牧师证书。他们是神亲自所膏立、所选召的国度领袖。

2、「神按立、人也立」:有哪些?

主耶稣选立了:十二个使徒(正式的按立他们作使徒)
保罗:按立了提摩太和各个教会长老(他对提摩太说.为此我提醒你,使你将神藉我按手所给你的恩赐再如火挑旺起来。)
摩西按立了:约书亚、亚伦、还有七十个长老、千夫长、百夫长。
撒母耳按立了:扫罗、大卫。
(注意:两个都被按立,但:一个后来被废弃、另一个蒙怜悯。
可见,不见得每个被正式按立的领袖,都能坚持到底,连犹大都半途而废!)

以利亚按立了:以利沙
还有:所有的大祭司、和君王(无论是亚伦或所罗门)都是神所拣选、但也经过神仆人所按立的!

3、「神没立、人按立」(有哪些?)
判处耶稣死罪的大祭司(该亚法)还有他的岳父(亚那),
虽他们根本就不认识神,但罗马政府却承认他们宗教领导的地位!

还有今天,三自会的牧师、委员,虽神没有选召他们,
但(无神论的宗教局)却按立他们作神职人员(他们有合法的权柄、有传道的证明!)他们是(神没立、人立)领袖!

4、「神没立、人也没立」但:他们毛遂自荐、自立为王。(有哪些?)
(士9)基甸的妾生所的儿子(亚比米勒)他杀了基甸的七十个儿子,自立为王!
今天,教会里有没这样的人?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满足个人的权欲,就到处拉帮结伙、排挤别人、攻击别人、毁谤别人!他们(毛遂自荐、自立为王)!

这四种国度的领袖:前两种是神所悦纳的!后两种,都不是真正国度的领袖
(他们是教会中的败类、绊脚石、捣蛋分子,也是神所恨恶的恶人!)

那么,在这前两种(神所悦纳)的领袖当中,哪一种更好呢?都好!神都悦纳!

你愿意作哪一种呢?这是神的主权,由不得我们自己选择!

但圣经中一般的常规是:
第一代的领袖是(神按立、人没立的),如摩西、撒母耳、以利亚、保罗、等等;
第二代是(神按立、人也立的),如约书亚、大卫、以利沙、提摩太、等等。
再说一次,圣经的常规是神所选立的第一代领袖,有责任按着圣经的要求(提前3;多),选立下一代的接班人。
教会的工人,就这样一代接一代的兴起,生生不息、代代相传下去!

但可惜,今天有些不负责任、或真理不清的教会工人,
随便按立一些不称职的人作了领袖,这些人又跑去乱给人按立,
结果:就恶性循环,搅得教会乌烟瘴气,吓得大家都不敢接纳按立的工作,
以为“按立”就是在教会里搞政治、是拉帮结派、人的意思。
这是很不幸、极错误的结论。

其实:按立工人是圣经的教训,就象受洗是主的大使命。
我们不能因着异端给人施洗,就废掉洗礼。
同样的,我们也不应该因着有人胡乱按立,就不按立了。
这是矫枉过正、因嗌废食!阿门?

2009年7月9日 星期四

早期检查

1.前列腺癌
  早期症状:数字直肠检查可以查出来你的前列腺是否坚硬或不规则,通过前列腺特异抗原(PSA)高水平可检测是否患有前列腺癌。
  误诊:排尿问题,如尿频、尿急、尿流缓慢,可能与前列腺扩张和尿道收缩有关。
  接受检查:如果列腺特异抗原水平高或其变率大,采用活组织切片检查。但是锥形谱也是感染的一种迹象,应用抗生素治疗4周。

2.肺癌
  早期症状:无法痊愈的咳嗽,或咳血,不是由运动引起的胸部疼痛
  误诊:肺炎。做胸部x射线检查,肺炎和肿块看起来都是白色的,肺炎会治愈,但是你需要在3周后再做一次检查。
  接受检查:活组织切片检查。

3.直肠癌
  早期症状:大便时出血。千万不要忽视,即使这种现象只出现了一次。这可能是癌症前的直肠渗血。出血是唯一的早期症状,大多数情况下,直肠癌都没有明显的早期症状。
  误诊:50岁以下的男性,可能由于痔疮、憩室病、大肠炎或异常血管而出血,但是还是去看看医生吧。
  接受检查:结肠镜检查。

4.膀胱癌
  早期症状:尿血。即使你还不到60岁,出现这种情况也应该去检查,这也是肾结石的一种症状。大多数膀胱癌只影响内部,如果早期发现,可以治愈。
  误诊:膀胱过动或小便灼痛大多数情况下可能仅仅是感染。
  接受检查:由阴茎进入的显示器可以观察膀胱,尿检可以检测癌细胞。

5.淋巴癌
  早期症状:颈部、腋窝或腹股沟的淋巴结肿大却不痛。淋巴结由于感染而肿大,如果在一周内还未恢复,那么就去做个检查。而且,1到2个月体重莫名其妙地减轻、喝酒后关节疼痛、或由于肿胀而发痒也是淋巴癌的症状。
  误诊:淋巴结可能会由于感染而肿大。
  接受检查:验血偶尔可以查出问题,但是对淋巴结的活组织切片检查会更加彻底。

6.黑素瘤
  早期症状:身体突然出现不规则的或大的斑点,或有的斑点最近在大小、颜色、轮廓方面都有所改变,并伴有发痒、疼痛或出血的症状。
  误诊:脂溢性角化病,一种褐色的、坚硬的斑点,似乎镶嵌在皮肤里一般,不过这是良性的。
  接受检查:活组织切片检查。

腸胃保健諮訊
糖類/ 有效劑量/ 腸胃耐受量
木寡醣/ 0.7-1.4g/ 15g
乳酮醣/ 3-5g/ 5g
乳果寡醣/ 3-6g/ 5-10g
大豆寡醣/ 3-10g/ 10-15g
棉子醣/ 5-10g/ 10-15g
果寡醣/ 5-20g/ 15-20g
半乳寡醣/ 8-10g/ 10-15g
異麥芽寡醣/ 12-20g/ 15-20g

G8, G20, (BRICs)

G8:美、英、法、德、俄、日、義、加

G5:南非、巴西、中國、印度、墨西哥

巴西、俄羅斯、印度與中國「金磚四國」(BRICs)

G20的正式成员包括:
5个欧洲国家或组织(法国、德国、意大利、英国、欧盟);
2个欧亚国家(俄罗斯、土耳其);
5个美洲国家(加拿大、美国、墨西哥、巴西、阿根廷);
1个非洲国家(南非);
1个大洋洲国家(澳大利亚);
6个亚洲国家(日本、韩国、印度、印尼、中国、沙特阿拉伯)。

totalitarianism

難搞,很好搞

「難搞」往往是上班族對主管的印象,但「難搞」只是員工沒掌握好與管理者的相處之道,只要用對溝通方式,主管也能變成「很好搞」。

「身為部屬,只要心態上是真誠地尊敬管理者,表現出來的態度與溝通的內容,就會是充滿敬意。管理者對這樣的溝通方式,會比較容易放鬆與信任,再難搞的人,也會因為你對他的尊敬而變得好溝通。」人力銀行公關經理方光瑋建議。

他認為,員工和管理者陷入溝通障礙,如果在一個團體中屬於個案,多半都是員工沒有好的溝通態度。「現在許多員工與主管溝通,都以『指正』取代『請問』,常讓人搞不清楚,究竟誰是主管、誰是下屬。」方光瑋以主管批示文件出現錯別字為例,如果部屬的反應是「經理,您的字打錯了」這就是指正;如果是「經理,您這裡是不是有筆誤」這就是請問。

方光瑋再舉下屬想拒絕主管的任務為例。
「經理,我手頭工作太多,為何不交給小陳做這就是指正;
「經理,我手頭工作有三樣,您可以建議我先執行哪一項」就是請問。

而管理者也往往能從「較客氣」的「請問」中,去了解員工的問題與困難。

方光瑋建議,下對上的溝通最好能像打太極拳一樣,做到「起、順、轉、合」四個步驟。
「啟」就是在溝通前做好準備,明確主題、完整陳述內容,要先為主管做功課,讓主管快速了解溝通目的與主題。
「順」則是在溝通過程中先順著主管的認知,不要一開始就否決他的決定。而
「轉」就是借力使力,在「順」的過程中加入自己意見與想法,最後才能達到
「合」,雙方各自退讓而達成共識。

專家表示,
服從性與績效都好的員工是「天才」;兩者都低的員工會被淘汰;
績效低、服從性高的員工,其實是「可造之才」;
而績效高卻沒有服從性的員工,會被認定為「可留可不留」的員工。

可見管理者在「服從性」與「績效」選擇時,往往會選擇服從的員工,
因此在下對上的溝通出問題時,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服從」,
除非你有一位非常理性的上司,否則,就讓服從成為彼此溝通的催化劑吧!

2009年7月6日 星期一

校園團契

台大團契的李秀全牧師、莊祖鯤牧師、蔡國山牧師、蘇文峰牧師,成大團契的饒孝楫牧師和范大陵長老,中興團契的陳鐳牧師、政大團契的周神助牧師、張忠本弟兄,台北醫學院團契的宣教士陳馥蘭、台北藝術大學團契的謝念祖等。
 
淡江契友中有不少獻身為傳道人,如蘇桂村牧師傅麗秀師母、謝建邦牧師、林宗牧師、林惠美牧師、杜明達牧師、顧其芸牧師、周湘雄牧師、林明義牧師和黃志恆牧師,另有基督教論壇報前社長林意玲、華宣出版社董事長李正一,以及
校園出版社社長彭懷冰牧師和校園團契宣道部主任臧玉芝等。

紐約新城華語部

最近得知華語部歡慶十週年,腦海中立時浮現七年前對華語部的第一印象──約4,50人在副堂聚會的情景。早已改在正堂崇拜的華語部,如今在人數上已有四、五倍的成長,猶如一棵幼小的樹苗,在園丁的悉心呵護下茁壯成長,根莖幹葉都打下了良好的發展基礎。我們夫婦有幸進入這個屬靈的家,得到造就栽培,享受弟兄姊妹的愛心,也在此學習服事,除了深深感謝神的美意,謹寫此文與弟兄姐妹同歡,並以此記念在新城出入的歲月。

我想,就先從華語部的「園丁」──蘇桂村牧師夫婦──開始談起吧。婚後剛搬來紐約時,信主才一年。教會那時還有幾位沒有在工作的姊妹,師母看出我們的屬靈需要,就主動於週間固定時段與我們一起查經。上過師母課的人都知道,師母講解聖經一向花許多時間準備教材,聖經解析與思考問題一應俱全,而且講義打得漂漂亮亮,上面還附帶有「功課」。對我這種懶學生來說,無疑是一種鞭策的力量,至少在查經前一天,我會乖乖的把預習功課寫完。後來陸續有人加入,師母就開始讓我們練習輪流帶領查經。接著師母又讓我當她主日學的助教,有幾次代課的機會,每一次都給我豐富資料準備,整理好後我先在牧師家「預演」,牧師再作補充。當然,師母此時一定是在廚房忙著,為我們預備接下來香噴噴的飯食。由此可見,牧師、師母對教導神話語的重視,但又能顧到經驗的傳承,訓練人一起為主作工,不致事事親力親為。回想起來,我信主兩年就能開始有這種訓練,實在是上好的福份。

更蒙福的是,師母一面以聖經教導,一面以代禱關心我們。知道我曾為雜誌寫藝術類文章後,師母就幫我介紹了更新傳道會,進而有翻譯福音小冊子的機會。記得那時網路並不像現在這麼發達,遇到沒有註明出處的經文,撥電話向蘇牧師求助,牧師立即的答覆讓我省了好多自己瞎找的時間。後來也因為翻譯的緣故,促使我想在神學方面充實自己。當時外子的工作正好有變動,我們決定搬到sf,蘇牧師親切地為我寫神學院的推薦信,Emily也幫我校訂入學申請的英文自我介紹。

兩年多的時間很快過去,我的神學院還沒唸完,外子的工作又有變動,我們重新回到紐約以及新城這個家。此時的華語部顯然有許多成長,除了聚會人數從幾近百人倍增到兩百,我們離去之時有些才剛受洗或還在牧師、師母輔導下的肢體,如今已經可以分擔教會的服事,成為別人的祝福。這種「委身」精神的實踐,要比任何數字都重要,我想,這也是牧師、師母極為重視的。不過,剛搬回紐約一個禮拜,我們就接到消息,公公中風入院,隨即多次感染肺炎,甚至兩度轉進加護病房。那幾個月裡,牧師、師母的關心代禱,在公公起伏不定的病情中,給予我們極大的溫暖與支持。我相信這也是華語部能在短短幾年之內能有如此成長的一大因素,牧師、師母總是惦記著大家的需要,無論是探訪、輔導或電話禱告,都可以感受到他們誠摯的關懷。記得有天晚上,他們來家裡探訪,牧師一見到Newport社區隔海眺望曼哈頓下城的美麗風光,又得知可以從曼哈頓搭乘公共汽船來此,附近還有廉價的購物商城,馬上就計劃起教會中老年兄姊的一日遊。當時,讓我感動的是,牧師、師母是在探訪服事我們之際,自然而然又想到更多的服事需要,如果不是把會友視同家人,哪裡能常年有這樣的愛心與耐心?雖然一年後我們又離開紐約,來到與台灣的家距離較近的日本,但蘇牧師、師母仍舊是我倚重的屬靈長輩。

信主八年以來,我在四個城市參與過四間教會的生活,每間教會自然有其特色,也分別在我的屬靈生活上扮演了不同角色。然而,平心而論,在新城華語部期間與牧師、師母的互動最好,也對我目前的服事產生極大影響。首先在愛讀書的蘇牧師介紹下,我開始接觸《校園》雜誌,進而從讀者變成偶爾投稿的作者,後來又因為所寫文章而得到翻譯神學課程、書籍的機會。這正如聖經所說,「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牧師、師母帶給我的查經訓練,也是幾所教會中最為札實的,不但要分析解釋經文的內容,更要思考經文對於個人生活的意義。臨別時獲贈師母撰寫的「小組分享材料」,亦成為我現在團契的幫助,由於內容、問題均已設計妥當,很合適讓年輕的弟兄姊妹來練習帶領聚會,而且大家在一起思考回答之際,更能對重點經文產生共鳴。其實,從新城附設的小圖書室常常人往人來,十分熱鬧,可以看出這是一間渴慕真道的教會,神透過祂工人忠實的傳講教導,把渴慕的心多多加給了願意親近祂的人。

「教導」固然是牧師、師母的「強項」,新城華語部卻不是個全然嚴肅、只有查經的教會。與蘇牧師、師母在一起的時候,好看的電影、好吃的料理,甚至好玩的玩具,都可以是大家興致勃勃的討論內容,而且蘇牧師家裡永遠都有從某個特殊地方送來的特別食品與大家分享,真是會讓人由衷感謝神預備這世界的一切豐盛。說到這裡,當然不可不提華語部的重要同工,謝哥和Emily。像他們這樣平易近人的長老夫婦,實在少見,不但意見少、作事多,而且永遠都是笑容可掬,洋溢著喜樂。Emily的愛心烘培更是常與她忙進忙出的身影同時出現。華語部有這十年的成長,願主記念這些栽種、澆灌的園丁在背後忠心支持與辛勞付出。

在我看來,華語部還有一大特色是,一對台灣來的牧師、師母服事著大多從國內來的會友,而且帶出美好的屬靈成長。由於新城教會是先有台語部才成立華語部,所以在華語部的國內會友人數明顯佔多數,再加上近年的移民潮,紐約的皇后區又是移民首站,「多元性」便成了新城教會不用標榜就已經享有的成果。我自己從與各種主內肢體的互動中,也學到許多寶貴的功課,特別是看到有些弟兄姊妹在信主之後,可能因為無法自由回家探訪的關係,會格外迫切地為未信主的家人禱告。使徒約翰說:「我們愛,因為 神先愛我們」,因主在十架上展現無私的愛,使我們能夠打破族群的藩籬,主動擁抱彼此。新城教會從創建以來到現在能有如此多元化的成長,誠如歌羅西書說的,「基督是包括一切,又住在各人之內」。華語部近年小組化之後,看到許多小組長在備感壓力的移民生活中,真誠關懷組員,以代禱彼此扶持,使我深深感到在這個充滿苦難的世界裡,因著主愛我們才能有盼望。

看著新城教會這塊生機盎然的園地,心中想起保羅:「我栽種了,亞波羅澆灌了,惟有 神叫他生長。可見栽種的,算不得甚麼,澆灌的,也算不得甚麼;只在那叫他生長的 神」(林前3:6-8)。的確如此,若非主的許可和帶領,新城教會不能也不會有今日的一切。願我們都能珍惜神所賜的這個屬靈的家,不但把握機會裝備自己,同時也按著我們從神所領受的恩賜,彼此服事勸勉,安慰那遭各樣患難的人,引人歸向「道、真理、生命」的主,繼續共同見證華語部下一個十年,在每一件事上能更榮耀彰顯愛我們的主耶穌基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