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28日 星期二

终南山,隱居

隱居: “神仙菜”,里面有木耳、香菇、红薯、土豆、青菜等,没有调料。 煮茶,泡菜,吃面,咸菜,花卷和稀饭 茅棚,云游,晒被子 --------------------- 从西安朱雀门南去,可到终南山。终南山是秦岭最北端的一部分 終南山,簡稱南山,又叫太一山、地肺山、中南山、周南山、「仙都」、「洞天之冠」同埋「天下第一福地」, 係秦嶺山脈嘅一段,西邊係武功,東邊到藍田縣,山峰重疊,自然幽美。 終南山嘅主峰嚮周至縣,海拔最高2604米。 終南山係道教發源地之一。終南山鄰近古都長安,好多急功近名 嘅逸士會嚮呢度隱居, 例如全真教創始人王重陽,所以終南山又有終南捷徑嘅典故。 ---------------------- 在历史上,一直有人愿意在山里度过一生。 他们吃的很少,穿的很破,睡的是茅棚,在高山上垦荒,说话不多,留下来的文字更少,或许只有几首诗,一两个仙方。 他们与时代脱节,却并不与季节脱节;他们弃平原之尘埃而取高山之烟霞。终南山就是隐士的天堂。 《诗经》里说:终南何有,有条有梅……终南何有,有纪有堂。 自唐朝以来,终南山就已经成为那些致力于宗教修行的人汇集的中心。 很多人在这座山中开悟,成为大师。 高鹤年在《名山游访记》一书中记述了1903年他在嘉五台隐居时的感受: 山势壁峭,上摩穹霄,下临绝涧。耳不闻鸡犬之声,目不睹尘俗之境,独居茅棚,清静异常。   现在,仍然有很多人到终南山修行,在云中,在松下,在尘嚣外,半亩菜地,几株果树。 他们中有僧人、道士、尼师、道姑,大部分上了年纪,也有年轻人。 他们的生活都非常简朴甚至可以说清苦,可是,比尔·波特在书中说,“他们是我遇见的最幸福、最有智慧的人。” 美国汉学家比尔·波特的《空谷幽兰———寻访当代中国隐士》,终于解开了我心中的疑惑。 作者通过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探访隐居在终南山等地的中国现代隐士,引出了中国隐逸文化传统产生和发展的历史。 书中白描一样优美的语言,让我了解了自己遇见的隐士和他们所尊崇的隐逸生活。   比尔·波特当年心怀崇敬、不远万里来寻访的幽静之处,青山依旧,山间小径就在我的脚下。 但是,随着户外运动的兴起,爬终南山的人越来越多。 一到周末,“驴友”队伍纷纷涌进终南山里,因为不了解隐士文化, 很多游客在隐士的居所附近野餐、露营,然后扔下一地垃圾, 他们还随意采摘果实和蔬菜,那可是隐士们一年到头仅有的收成。 因此,隐士们不得不搬到山的更深处,有的则去了人迹罕至的太白山。   中国人历来崇敬隐士,了解了终南山的隐逸传统,愿人们登山路过隐士的居所时,更多一分敬畏。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