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19日 星期三

形而上學

形而上學是指通过理性的推理和逻辑研究不能直接通过感知所得到的问题。
形而上學是指哲學的基本法則形而上學關注理論哲學的核心問題,
如基礎、前提、成因、第一原因,和基本結構,如所有真實存在的意義和目的。
形上學研究的範圍很多時是超形態的。

形而上學也叫「第一哲學」,如笛卡兒的《第一哲學沉思錄》
(Meditations on First Philosophy)也稱為《形而上學沉思錄》。
亞里士多德把人類的知識分為三部分,用大樹作比喻:
第一部分,最基礎的部分,也就是樹根,是形而上學,它是一切知識的奠基;
第二部分是物理學,好比樹幹;
第三部分是其他自然科學,以樹枝來比喻。

在西方,形而上學共有三個傳統分支:

1. 本體論——研究存在的問題。
2. 神學——研究神或眾神及關於神的問題。
3. 普遍科學——研究第一原則,當中引發其他的詢問。例如:非矛盾定律。在特定的範疇下,一個客體不能同時存在又不存在。

形而上的另外一个定义:
由于反感教条主义的只讲形式,不究实质。
黑格尔把形而上做为与"辩证法"相对立的一种机械教条的研究方法来批判,
因此形而上也可以表示教条主义,指用孤立、静止、片面的眼光看世界,
认为一切事物都孤立的永远不变的。

形而上學的問題通常都是充滿爭議而沒有確定的結論的。
這一部份是因為經驗事實所累積的資料,作為人類知識的最大宗,
通常無法解決形上學爭議;
另一部份是因為形上學家們所使用的詞語時常混淆不清,
他們的爭論因而只是各持己見,而又沒有交集的爛账。

* 什麼東西用作維持物體的性質?物體外在性質改變後,該物體是不是還是同一個物體?甚麼東西支撐著它是同一個物體,還是已經是不同的物體?
* 人如何維持其同一性?今天的我跟昨天的我是不是同一個我,是因為靈魂相同還是身體相同?還是有其它的原因?
* 因果關係。是不是凡事有因果關係?是不是因已經決定了果?人有沒有自由意志?第一因是甚麼?
* 世界的起源是甚麼?由甚麼組成的?地水火風、理氣?還是原子?
* 物體能否從虛無到存在又從存在到虛無?


二十世紀的邏輯實證論者們反對某些形上學議題。他們認為某些形上學問題本身是沒有意義的。
英語metaphysic或拉丁語metaphysica一詞源自希腊語:
μετά(metá),意思是之后或之上,
而 φυσικά(physiká)在希腊语原意是「自然,自然的产物」,
兩個字根組合起來metaphysica的意思就是「在自然之后」。
metaphysica的出現其實由於亚里士多德把它写于他的另一篇著作《物理学》之后。
因此這編寫於物理之後的著作所探討的問題就成了現在形而上學研究的基本問題。

中文譯名「形而上学」取自《易經》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一語,
由日本人(明治时期)井上哲次郎metaphysic翻译而来。

沒有留言: